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藉河南路105号的天水师范学院(tian shui shi fan xue yuan),是一所集教师教育为主体,涵盖文、理、法、工、教育、历史、经济、艺术、管理等多学科的综合性人才培养院校。该校的历史可追溯至1959年成立的天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天水师范学院,并启动本科教育。2011年10月,被教育部确定为培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建设单位。2013年,学校开始培养教育硕士研究生。2015年,被甘肃省列为首批转型发展试点院校。2018年5月,学校增列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20年12月,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张利军教授获批教育部第二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021年11月,学校新增马克思主义理论、化学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体育、文物与博物馆、机械、生物与医药4个硕士专业授权点。2022年12月,被确定为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2023年1月,学院更名大学纳入甘肃省“十四五”高等学校设置规划。2023年8月,天学院卫生健康学院正式挂牌。2023年11月,天水市政府委托学院管理天水市卫生学校。2024年6月1日,学校在甘肃省第二十三届大学生乒乓球锦标赛暨“校长杯”乒乓球比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学校代码:10739)。
根据2024年6月19日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现有教职工1417人,其中包括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416人,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793人。师资队伍中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12个,还有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扶持计划人选等12人;同时,有甘肃省领军人才、优秀专家、飞天学者、师德标兵、园丁奖获得者、教学名师、四个一批人才、青年教师成才奖获得者、陇原青年创新人才扶持计划人选等100余人。
学校秉持开放办学理念,与120余家国内外知名高校、企事业单位和地方政府建立了合作关系。与西安交通大学、兰州大学、天津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10余所高校建立了对口帮扶和合作关系;与英、美、法、德等国的20余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开展了多样化的交流与合作。自2003年起,学校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已培养来自21个国家的留学生200余名。依托甘肃省农村人才教育培训基地,学校累计为区域培养农村新型技能人才6000余人。
学校设有1个书院、18个二级学院,共计64个教学系(部)。现有甘肃省一流特色学科中国史、生态学,以及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生态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化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和数学等8个省级重点学科。学校拥有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中国语言文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化学),涵盖12个二级学科,以及6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教育硕士、电子信息硕士、机械硕士、体育硕士、生物与医药硕士、博物馆硕士)。现有63个本科专业,其中包含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5个、特色专业建设点11个。学校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37门、精品课程22门、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
以下是学校历任领导名单:李大诚曾任天水师范专科学校校长;陈保平教授于1994.12-2000.6担任天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长;陈保平教授于2000-2006.11任职;杨新科教授于2006.11-2011.6担任校长;陈晓龙教授于2011.6-2013.12任职;马建东教授于2013.12-2015.11担任校长;安涛教授于2018.9.28-2021.11.29任职;汪聚应教授自2022.03.21起至2025.05.20担任天水师范学院院长。
毕业证样本网创作《天水师范学院毕业资料套件:成绩单、毕业证、档案及学位证样本》发布不易,请尊重! 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zyyhgd.com/1018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