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中国医科大学今天90岁!

依托中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雄厚的办学实力,临床医学(红医班)借鉴国内外著名医学院校的成功经验,全面创新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体系,将通识教育、基础医学教育与研究生教育有机结合,完成本博一体化培养。

在长征中办学,得到了三代领导人的关心!今天,中国医科大学90岁!1991年医学院毕业证书样本如下:

承载百年辉煌伟业,绽放九一红医的青春。漫步中国医科大学校园,打开学校历史书,奋斗的辉煌过去历历在目;走过长征路,行军办学的教育难度明显;向题词石致敬,救死扶伤的红医训铭刻在心;踏上瑞金路,从红色故都的开始增添新的道路……值此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中国医科大学成立90周年之际,毛泽东同志是学校第14届毕业生题词80周年。蒲河路77号,90年积淀熔铸的红医精神,将共同见证她的辉煌与荣耀!

1991中国医科大学今天90岁!

岁月如风,吹动历史卷轴,"红医生的摇篮"中国医科大学的故事应该从90年前开始……

19312000年,中国共产党在江西瑞金召开了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会议结束后,由何成主持的中央军事委员会向中央军事委员会建议批准。同年11月20日,瑞金成立了红军历史上第一所军医学校——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中国医科大学前身),开启了中国共产党领导高等医学教育的先例。

1932红军总司令朱德、总参谋长叶剑英出席并讲话,朱总司令在讲话中指出:"一定要培养自己的红医生",他鼓励学生:"学好本领,为红军服务。"他还强调毛泽东同志的培养"红色医生政治坚定,技术优秀。"办学方针为学校指明了方向。

19342000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进行战略转移。作为军委直属队伍的一部分,红军卫生学校于10月中旬从瑞金军队出发。爬雪山,穿过草地,长征2500英里。卫生学校的师生携带枪支和弹药,不释放医学书籍,一边行军一边办学。即使条件艰苦,师生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也在日间、夜间和森林里闪耀。

用于长征的药箱

1937200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学生们发扬无畏的革命精神,随总卫生部前往抗日前线。近300名各级革命卫生干部不仅是护士、担架员、厨师,也是抗日救国宣传员,满足了红军对医务人员的迫切需求,为中国革命做出了重大贡献。

19402009年9月,根据毛泽东的建议,学校正式更名为中国医科大学。从那时起,学校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第二年,毛主席是即将毕业的红军卫生学校的14名学生,也就是中国医科大学第一阶段的毕业生:救死扶伤,实施革命人道主义。从那时起,毛主席的话题不仅印在中国医科大学学生的毕业证书上,而且深深印在医科大学全体师生的心中,成为一代又一代医科成年人的行动指南,最终成为全国医务工作者的座右铭和指导灯。

第十四期学生毕业证书

19912000年,在中国医科大学成立60周年之际,邓小平同志亲自写了书名、江泽民、李鹏、陈云、李先念、彭真、邓英超、李铁英等党和国家领导同志、卫生部长陈敏章。江泽民的题词:"弘扬红军卫校传统,办好社会主义医科大学",表达了中共中央领导同志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中国医科大学的极大关心和鼓励。

中国医科大学90年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人关心和支持中国医科大学成长发展的历史。毛主席是唯一一所以学校名义完成红军2500英里长征并在长征中继续办学的大学。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唯一一所检查了数千英里的医学院校——中国医科大学,不忘来源,饮用水思考源头,不忘初衷。回顾过去,战争的硝烟已经蔓延。

9020世纪50年代以来,学校在严为贵的教学指导思想的基础上,加强了教学工作中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培训,强调要有严肃的态度、严格的要求和严格的方法,简称三基三严。这种成功的教学方法已成为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基石。

王正国院士,中国冲击伤、创伤弹道学和交通医学研究的主要创始人;陈洪铎院士,朗格汉斯细胞来源、分布、转化、抗原、功能和病理学以及角质形成细胞免疫功能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国际公认的皮肤病和性病学家;中国科学院重大交叉前沿研究项目脑与意识研究首席科学家李朝义院士等医学领域的大量专家院士受到三基三严教学方法的影响,优良传统得到了传承。

王正国院士

陈洪铎院士

李朝义院士

20122000年,中国医科大学批准教育部顶尖创新医学人才培训模式改革试点学校,人才培训在内涵上取得重大突破。为了促进优秀医学人才的培养,中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实验班崛起。

20182000年,为进一步学习贯彻德育基本任务,传承红医精神办学特色,创造德才兼备的红医学生,临床医学(实验班)更名为临床医学(红医班)。依托中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雄厚的办学实力,临床医学(红医班)借鉴国内外著名医学院校的成功经验,全面创新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体系,将通识教育、基础医学教育与研究生教育有机结合,完成本博一体化培养。

今年2月,教育部正式公布了第二批国家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截至目前,中国医科大学22个本科招生专业中,有13个被评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被评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占本科招生专业总数的73%,在辽宁省高校中名列前茅。

除了强大的专业实力外,还有9000多名教师和学者将个人理想与国家责任融为一体,以自己的知识魅力和个性魅力铸就了中国医科大学的知识堡垒。他们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发扬以身作则、教书育人的优良传统,用使命播下启蒙之火,照亮学生的征程。

5中国医科大学走出教科书和校园,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习机会,包括12所非直属临床学院、21所教学医院和63个实习基地。学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在95%以上,本科生入学率在52%以上。近80%的毕业生在一线城市和省会城市就业,在三甲医院就业率在82%以上,用人单位对学校毕业生总体质量满意度在100%。

经过90年的沧桑,在毛主席题词的光辉指导下,中国医科大学培养和创造了大量国家卫生管理的著名领导干部和医学界的著名专家学者。100多名省级以上领导干部、10名卫生行业主管部门、40多名将军、19名院士、10万多名高级医学专业人员,解释了医学成年人的使命和责任!

90多年来,我们一直在努力工作。中国医科大学自成立以来,一直坚持政治坚定、技术优良的校训,践行救死扶伤、实施革命的人道主义。

从战争时期的战场救援到和平时期的抗震救灾、抗击非典、援助外援、新疆和西藏,一代又一代的红色医生,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和最关键的时刻,以爱无限的家庭和国家的感情和医生仁慈的责任,以实际行动践行医生的誓言。

自2016年以来,学校独家承担辽宁省医疗人才集体援助工作,医疗团队成员扎根塔城,汗水领土,继续开展全面、三维、准确的集体帮助,帮助塔城区人民医院实现跨越式发展,继续写辽宁医疗援助工作的新辉煌。

吴天一院士

今年6月,七一勋章颁奖仪式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国医科大学校友吴天一院士接受了高原医学事业的先驱,提出了高原疾病防治的国际标准,被称为生命保护神的表彰。80多岁时,他仍然带着心脏起搏器在海拔4500米以上的高原上开展科学研究,这是对红色医学精神的最佳诠释。

今年8月,第四届中国医生节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综合频道等多个平台播出,题为百年诞同筑梦,医生履行初衷的闪亮名字——2021最美医生发布仪式。中国医科大学医学人才团体援疆队被授予最美团队称号。

中国医科大学塔城医院院长钟红珊(左一)辽宁省第六批组团式医疗援疆队长

党中央、国务院也高度评价了集体医疗援疆的先进事迹。今年8月,在中央组织部、国家卫生委员会、教育部联合组织的小组支持推广会议上,建议为新疆领导单位代表发表典型演讲和经验交流。

中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生于迪(右)在武汉为患者采血

从各种医疗节日的免费门诊,到湖北医疗队和新疆医疗队的多次聚集,中国医科大学实践了政治坚定、技术优秀、救死扶伤、生命第一的红色医学精神。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面对危险,中国医科大学的医务工作者坚持尊重生命、拯救生命、帮助伤员、愿意奉献、爱无限的初衷使命,毫不犹豫、退缩、前往抗疫防控第一线。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总体战役中,学校有638名师生和员工前往湖北武汉、襄阳等抗疫一线,2000多名医护人员奋战在省内治疗一线。他们日夜顽强拼搏,用实际行动践行与国风雨同舟、对人民高度负责的医生仁慈。

中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先后派出15支医疗队,包括新冠肺炎疫情救治国家和省级多名专家组成员,在9省10多个城市开展疫情防控救治。国家应急医疗救援队继续奋战124天,从武汉到绥芬河、舒兰,跨越8000公里,圆满完成任务。医院荣获全国卫生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先进集体、辽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辽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在绥芬河看望医院医疗队员时指出:中国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辽宁省为抗疫斗争做出了突出贡献。

附属盛京医院派出26批540名医疗队员前往湖北、北京、新疆、非洲冈比亚等抗疫前线。是辽宁省派出医疗队员最多的医院,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多项荣誉称号。

2054名医务工作者,包括中国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124名白衣勇士,逆行千里,日夜奋战在疫情治疗和防控第一线,成功完成辽宁援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任务,亲自书写了雷驰荆楚、术济苍生的杏林传奇,展现了辽宁在疫情面前的责任。去年医院的抗疫记忆也进入了辽宁省藏档案馆。(数据截至去年6月)

陈娜,中国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第一批医疗队员,在隔离病房写了一张纸条

红都瑞金诞生,在长征路上长大,在延安成长,在东北领土驰骋,在祖国的每一个领土上救死扶伤。一代又一代的红医生保护着生命的尊严,用毅力承载着希望,用伟大的爱承载着未来,用双手写着生命的篇章,为保护人民健康贡献了青春和鲜血!

回顾岁月,缅怀祖先红医生铸就的丰碑历史;展望未来,我们秉承代代相传的真挚热血,传承百年,关心百姓。90年来,冬去春来,白衣之志,从此奋发图强,红医之心不渝。今天的中国医科大学正在深化医改的道路上大步前进,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中国医科大学拥有医学、教育、科学、工程、哲学和管理六个学科的学位授予权;5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养)学科;40个国家重点临床专业建设项目;59个省级重点临床专业,7个省级重点临床专业建设项目,辽宁省一流学科A7类;7个博士后流动站。

中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得评估B ,全国10%,-20%生物学、基础医学、口腔医学等6个学科获评B类。

今年11月,最新一期ESI数据显示,中国医科大学在全球排名890位,在全国排名第70位。神经科学与行为学、临床医学、免疫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和一般社会科学是全球排名前1%的学科。

今年10月,软科正式发布2021年中国软科最佳学科排名,其中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口腔医学排名全国前20名。

}{n}

同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发布的“2020年度中国医学院校科技量值(STEM)”榜

你可能还喜欢下面这些文章

毕业证样本网创作《1991中国医科大学今天90岁!》发布不易,请尊重! 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zyyhgd.com/223201.html

(0)
上一篇 2022年5月17日
下一篇 2022年5月17日

相关推荐

客服微信
客服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