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学院毕业证样本报到证学籍档案

1992年,经国家教委批准,铜仁地区教育学院并入铜仁师范专科学校,更名为贵州省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铜仁学院毕业证样本

证书名称:铜仁学院毕业证

原版价格:咨询在线客服
支付方式:支付宝或微信
收货方式:顺丰/申通/圆通/中通快递
中文名
铜仁学院
外文名
TONGREN UNIVERSITY
简称
英文缩写为“TRU”
创办时间
1920年
类别
公立大学
类型
综合类
属性
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14年)
“十三五”应用型本科产教融合发展工程(2019年)
贵州省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15年)
贵州省2011计划(2014年)
主管部门
贵州省
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李树新
校长、党委副书记:侯长林
高职专业
8个
本科专业
33个
院系设置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育学院、人文学院艺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农林工程与规划学院、大数据学院等
校训
明德·致用
校歌
《梦开始的地方》
地址
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川硐教育园区
院校代码
10665
主要奖项
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截至2019年6月)
贵州省科技进步奖5项(截至2019年6月)
知名校友
梁伟、郑云跃、肖洪、杨晓敏等

铜仁学院毕业证样本报到证学籍档案

目录
  • • 铜仁学院历任院长
  • • 铜仁学院毕业证样本
  • • 铜仁学院发展历史
  • • 铜仁学院学籍档案
  • • 铜仁学院报到证样本
  • • 铜仁学院专业设置

[显示部分][显示全部]

铜仁学院历任院长 回目录


职务 名单
党委书记 李树新
院长、党委副书记 侯长林
党委副书记 代亮
党委委员、副院长 罗红芳
副院长 石维、罗静
省监委驻铜仁学院监察专员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吴先佳
副厅长级领导干部 饶小华

铜仁学院毕业证样本 回目录

铜仁学院毕业证样本
铜仁学院毕业证编号规则

98年前编号编写没有规则前二位是年份,后几位是序号 ,2000-2002年为17位,2002年开始有些为17位,有些是18位,2003年以后为18位;前5位为学校代码。第6位为办学类型代码 , 办学类型代码:普通高等教育1,成人高等教育5,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和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6。第7至10位为毕业年份。第11至12位为培养层次代码 , 培养层次代码:博士研究生01,硕士研究生02,第二学士学位04,本科05,专科(含高职)06。第13位至17或18位为学校对毕(结)业证书编排的序号,2002年开始有的学校18位编号。

铜仁学院发展历史 回目录

民国9年(1920),铜仁基督教会在铜仁北郊两板桥(今铜仁师专附中所在地)创办私立明德中学。铜仁福音会美籍传教士卫理担任首任校长,基督教徒朱跃先担任校董事会长。
明德中学创办初期,学制3年,设3个班,每班学生10名左右,校长、教员共6人。随着经费和校舍条件的改善,学生、教员也随之增多。开办初期不收学生学费,抗日战争时期学生每学期交费5元,经费缺额由教会补贴。课程设置有国文、英文、圣经、劳作、史地、音乐、体育、算术等。学校图书室有2000余册图书,其中文学、科技书籍200余册,其余都是宗教书籍杂志。学校有部分理化仪器和化学药品,天平和显微镜各1台。
民国27年(1938)后,学校曾一度并入湖南雅礼中学,易名为雅礼中学铜仁分校。
1951年春,学校被铜仁专署接收,并入铜仁中学。
民国29年(1940),贵州省立铜仁师范学校成立,其前身为国立三中师范部。原国立三中师范部设在城南月亮坝文庙内(现铜仁市农业局宿舍和市中级法院所在地)。初期开设7个班,高师4个班(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3年);简师4个班(招收小学程度学生,学制4年),学生共约300余名。由于文庙狭窄,只能将大成殿改作礼堂兼饭厅,殿前平房两排,设教室7个,其余作教员休息室和办公室,殿后公房及少数民房,为住校学生宿舍,女生与多数教师均在外租房居住。
1940年,改为省立铜仁师范学校后,除校长由上级任免外,其它如校舍、师生、班级等均无变动。
1950年,铜仁公署接管铜仁师范学校,改名贵州省立铜仁中学师范部,共培养学生44人。
1952年,迁址两板桥(原私立明德中学校址),开设初师、中师6个班,学生278人。不久,独立建校,改名铜仁师范学校,由副校长翁锡益主持工作。
1953-1957年,师范学校除办中师班外,还先后举办速师班和短期师训班。
1957年,学生达401名。
1958年,增办师范专科班。
“文革”期间,学校曾改名为贵州省铜仁工农兵师范学校,停止招生达6年之久,1972年恢复招生。
1977年恢复招生考试制度后,学校教学秩序逐步得到恢复。
1978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铜仁师范学校更名为铜仁师范专科学校。
1958年春,铜仁师范学校试办1年制师范专科班,学制一年,学生171名。
1959年,专科班学制定为2年,开设文、理3个班。
1961年,国民经济调整,专科班停办,铜仁师范学校仍继续开办。
1977年秋,经教育部批准,在铜仁师范学校内设立贵阳师范学院铜仁大专班,设中文、政教、体育等8个专业。
1978年4月,铜仁师范学校更名为铜仁师范专科学校。学校座落在铜仁市北郊两板桥(原私立明德中学校址)。
1982年,学制由2年改为3年,在校学生846名。学校附设小学、中学各1所。
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铜仁地区教育学院与铜仁师范专科学校合并,校名更改为贵州省铜仁高等师范专科学校。设有中文、英语、政史、数学、物理、生化、体育、艺术、教育、计算机10个系18个师范专业和文秘、教育管理、计算机工程技术、财会电算化、电子技术应用等6个非师范专业。设有马列室、教育科研室、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成人教育部和附属实验中学。
2001年,开始与贵州师范大学联办全日制本科,开办汉语言文学、英语、数学三个师范本科专业。
钢仁地区教育学院原为铜仁专区教师进修学校,1959年创建。当时,校舍是借用铜仁师范学校的一间教室,工作人员只有10人。
1961年夏,全区教育调整,学校停办。
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1963年2月,学校恢复改名为铜仁专区中学教师进修学校,校址迁至瓦窑河新建的师专大楼,当时的主要任务是对全区在职中学师进行短期培训。
“文革”开始后,学校被迫再度停办,26个教职员工被分调至各中学或列入地区教育局编制。
1973年,地区决定恢复教师进修学校,将原校址让给铜仁第三中学,在城外磨刀湾原耕读中学基础上重建。当年秋季,开始师资培训。
从1980年起,学院还附设了铜仁地区中学教师函授站,举办专科函授,设语文、数学两个专科班和物理1个预科班。全区初中教师参加函授学习的达1582人。有专兼职辅导教师88人,分24个点进行辅导。学院已成为全区初中教师的培训中心。
1983年1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建立铜仁地区教育学院,承担本地区中学教师的培训任务。
1992年,经国家教委批准,铜仁地区教育学院并入铜仁师范专科学校,更名为贵州省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1978年上半年,铜仁县创办县级师范学校(当时全地区每个县均创办有县级师范学校),学生由坪茶中学代培,招生1个班。
1978年下半年,学校迁址市内官塘新修的师范学校。
1979年,选址城北桐梓坳喻家园(即现清水南路51号),征地19亩,新建校园。
1980年,开办4个班,学生近200名,教职工13人。
1982年,改属地区教育局领导,更名铜仁师范学校,学制3年。
1987年6月,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铜仁师范学校更名为贵州省铜仁民族师范学校。该校是贵州省八所重点民族师范之一,是中国——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加强师资培训项目学校,贵州省国家义务教育工程师资培训基地。
1999年9月,学校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2002年3月,并入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005年,更名为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初等教育分校,增设计算机应用、艺术、体育专业。
2006年,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初等教育分校并入铜仁学院,成为铜仁学院的北校区。
1984年,经铜仁地区编制委员会批准,铜仁地区林业局林业干部培训班成立,编制10人,隶属铜仁地区林业局。
1988年,张忠禹接任主任。
1992年6月10日,铜仁地区编委下文批复“铜仁地区林业干部培训班更名为铜仁地区林业教育培训中心”,杨光大任主任。培训中心占地面积2000多平方米。
1988年,开办中央农广校铜仁分校林业专业班,招生42人。
1991-1995年,铜仁地区林业教育培训中心,与黔东南自治州森工技校联合办学,开设铜仁技工班,招生3届,共计148人,其中80%以上为林业系统内部职工子女,毕业后均安排在区内林业场站工作。
1992-1997年,铜仁地区林业培训中心与贵州省林业学校在铜仁地区开始单独招生,共招收学生267名,其中林业系统内部职工子女169人。
1998年,国家首次开考林业生态环境管理专业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经贵州省林业厅和贵州省生态环境管理专业自学考试中心审定,铜仁地区林业教育培训中心被确定为林业生态环境管理专业自学考试首批助学单位。
2004年11月,并入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苗圃场筹建于1956年,建成于1958年,隶属于铜仁县。
1964年,铜仁县综合林场移交铜仁专署林业局管辖,并改名为铜仁专署林业局锦江林场。
1967年,又改名为铜仁专署林业局东风林场。
1979年,改建为铜仁地区苗圃场,共有职工46人(含合同工6人),经营面积8000余亩。
2004年11月,并入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002年3月,贵州省政府批准贵州省铜仁民族师范学校并入,组建贵州省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初等教育分校。
2002年5月,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贵州师范大学与铜仁地区行署合作,在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设立贵州师范大学铜仁学院。
2004年11月,为了筹建本科,铜仁行署将铜仁地区林业教育培训中心和铜仁地区苗圃场整合并入,学校形成了校本部、新校区(原东风林场所在地)、北校区(原贵州省铜仁民族师范学校所在地)三地办学的格局,校园面积增加到3490亩。
2006年2月14日,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贵州省铜仁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升格为铜仁学院。
2010年,学校获得高等学校学士学位授予权单位资格。
2013年,通过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2015年,学校整体搬迁至川硐教育园区,实现了“一校一址”办学目标。

铜仁学院学籍档案 回目录

学籍档案内有登记表,成绩单,体检表,通知书,自我鉴定,学年评定表等 。

档案分类:统招档案,成人教育档案,自学考试档案,另外还有单独的报道证书如下图!

铜仁学院报到证样本 回目录

报到证样本

办报到证准备如下资料: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入学毕业日期,学校名称,专业名称,学历层次,报到地址,报到单位,报到期限

铜仁学院专业设置 回目录

序号 学院设置 专业设置 招生层次
1
马克思主义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
本科
法律文秘 专科
2
教育学院
学前教育、小学教育、特殊教育
本科
心理咨询、学前教育、初等教育 专科
3
人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秘书学、网络与新媒体、教育技术学、历史学 本科
文秘 专科
4
艺术学院
美术学、视觉传达设计、音乐学 本科
5
经济管理学院
农村区域发展、旅游管理、地理科学、金融工程、酒店管理、电子商务 本科
6
农林工程与规划学院
生物科学、林学、风景园林、园林、水产养殖学、水利水电工程、土木工程、城乡规划 本科
7
大数据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工程、自动化、物理学、应用物理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本科
8
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
化学(师范)、精细化工、材料物理、材料科学与工程、制药工程及食品科学与工程 本科
9
大健康学院
体育教育、休闲体育、护理学和社会工作 本科
10
国际学院
英语(师范方向、旅游方向)、商务英语 本科
11
继续教育学院
- -
12
乌江学院
农村区域发展 本科
文秘、园林技术、心理咨询 专科
13 国学院 - -

截至2019年7月,学校有10个学院,2个特色学院——乌江学院(校政协同办学示范学院)和田秋写作学院(专攻写作与沟通的特色学院),1个研究生院,1个继续教育学院。有33个本科招生专业,8个专科专业,涵盖教育学、工学、理学、文学、管理学、艺术学、农学等学科门类。


职务 名单
党委书记 李树新
院长、党委副书记 侯长林
党委副书记 代亮
党委委员、副院长 罗红芳
副院长 石维、罗静
省监委驻铜仁学院监察专员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吴先佳
副厅长级领导干部 饶小华

铜仁学院毕业证样本
铜仁学院毕业证编号规则

98年前编号编写没有规则前二位是年份,后几位是序号 ,2000-2002年为17位,2002年开始有些为17位,有些是18位,2003年以后为18位;前5位为学校代码。第6位为办学类型代码 , 办学类型代码:普通高等教育1,成人高等教育5,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和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6。第7至10位为毕业年份。第11至12位为培养层次代码 , 培养层次代码:博士研究生01,硕士研究生02,第二学士学位04,本科05,专科(含高职)06。第13位至17或18位为学校对毕(结)业证书编排的序号,2002年开始有的学校18位编号。

铜仁学院发展历史 回目录

民国9年(1920),铜仁基督教会在铜仁北郊两板桥(今铜仁师专附中所在地)创办私立明德中学。铜仁福音会美籍传教士卫理担任首任校长,基督教徒朱跃先担任校董事会长。
明德中学创办初期,学制3年,设3个班,每班学生10名左右,校长、教员共6人。随着经费和校舍条件的改善,学生、教员也随之增多。开办初期不收学生学费,抗日战争时期学生每学期交费5元,经费缺额由教会补贴。课程设置有国文、英文、圣经、劳作、史地、音乐、体育、算术等。学校图书室有2000余册图书,其中文学、科技书籍200余册,其余都是宗教书籍杂志。学校有部分理化仪器和化学药品,天平和显微镜各1台。
民国27年(1938)后,学校曾一度并入湖南雅礼中学,易名为雅礼中学铜仁分校。
1951年春,学校被铜仁专署接收,并入铜仁中学。
民国29年(1940),贵州省立铜仁师范学校成立,其前身为国立三中师范部。原国立三中师范部设在城南月亮坝文庙内(现铜仁市农业局宿舍和市中级法院所在地)。初期开设7个班,高师4个班(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3年);简师4个班(招收小学程度学生,学制4年),学生共约300余名。由于文庙狭窄,只能将大成殿改作礼堂兼饭厅,殿前平房两排,设教室7个,其余作教员休息室和办公室,殿后公房及少数民房,为住校学生宿舍,女生与多数教师均在外租房居住。
1940年,改为省立铜仁师范学校后,除校长由上级任免外,其它如校舍、师生、班级等均无变动。
1950年,铜仁公署接管铜仁师范学校,改名贵州省立铜仁中学师范部,共培养学生44人。
1952年,迁址两板桥(原私立明德中学校址),开设初师、中师6个班,学生278人。不久,独立建校,改名铜仁师范学校,由副校长翁锡益主持工作。
1953-1957年,师范学校除办中师班外,还先后举办速师班和短期师训班。
1957年,学生达401名。
1958年,增办师范专科班。
“文革”期间,学校曾改名为贵州省铜仁工农兵师范学校,停止招生达6年之久,1972年恢复招生。
1977年恢复招生考试制度后,学校教学秩序逐步得到恢复。
1978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铜仁师范学校更名为铜仁师范专科学校。
1958年春,铜仁师范学校试办1年制师范专科班,学制一年,学生171名。
1959年,专科班学制定为2年,开设文、理3个班。
1961年,国民经济调整,专科班停办,铜仁师范学校仍继续开办。
1977年秋,经教育部批准,在铜仁师范学校内设立贵阳师范学院铜仁大专班,设中文、政教、体育等8个专业。
1978年4月,铜仁师范学校更名为铜仁师范专科学校。学校座落在铜仁市北郊两板桥(原私立明德中学校址)。
1982年,学制由2年改为3年,在校学生846名。学校附设小学、中学各1所。
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铜仁地区教育学院与铜仁师范专科学校合并,校名更改为贵州省铜仁高等师范专科学校。设有中文、英语、政史、数学、物理、生化、体育、艺术、教育、计算机10个系18个师范专业和文秘、教育管理、计算机工程技术、财会电算化、电子技术应用等6个非师范专业。设有马列室、教育科研室、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成人教育部和附属实验中学。
2001年,开始与贵州师范大学联办全日制本科,开办汉语言文学、英语、数学三个师范本科专业。
钢仁地区教育学院原为铜仁专区教师进修学校,1959年创建。当时,校舍是借用铜仁师范学校的一间教室,工作人员只有10人。
1961年夏,全区教育调整,学校停办。
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1963年2月,学校恢复改名为铜仁专区中学教师进修学校,校址迁至瓦窑河新建的师专大楼,当时的主要任务是对全区在职中学师进行短期培训。
“文革”开始后,学校被迫再度停办,26个教职员工被分调至各中学或列入地区教育局编制。
1973年,地区决定恢复教师进修学校,将原校址让给铜仁第三中学,在城外磨刀湾原耕读中学基础上重建。当年秋季,开始师资培训。
从1980年起,学院还附设了铜仁地区中学教师函授站,举办专科函授,设语文、数学两个专科班和物理1个预科班。全区初中教师参加函授学习的达1582人。有专兼职辅导教师88人,分24个点进行辅导。学院已成为全区初中教师的培训中心。
1983年1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建立铜仁地区教育学院,承担本地区中学教师的培训任务。
1992年,经国家教委批准,铜仁地区教育学院并入铜仁师范专科学校,更名为贵州省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1978年上半年,铜仁县创办县级师范学校(当时全地区每个县均创办有县级师范学校),学生由坪茶中学代培,招生1个班。
1978年下半年,学校迁址市内官塘新修的师范学校。
1979年,选址城北桐梓坳喻家园(即现清水南路51号),征地19亩,新建校园。
1980年,开办4个班,学生近200名,教职工13人。
1982年,改属地区教育局领导,更名铜仁师范学校,学制3年。
1987年6月,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铜仁师范学校更名为贵州省铜仁民族师范学校。该校是贵州省八所重点民族师范之一,是中国——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加强师资培训项目学校,贵州省国家义务教育工程师资培训基地。
1999年9月,学校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2002年3月,并入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005年,更名为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初等教育分校,增设计算机应用、艺术、体育专业。
2006年,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初等教育分校并入铜仁学院,成为铜仁学院的北校区。
1984年,经铜仁地区编制委员会批准,铜仁地区林业局林业干部培训班成立,编制10人,隶属铜仁地区林业局。
1988年,张忠禹接任主任。
1992年6月10日,铜仁地区编委下文批复“铜仁地区林业干部培训班更名为铜仁地区林业教育培训中心”,杨光大任主任。培训中心占地面积2000多平方米。
1988年,开办中央农广校铜仁分校林业专业班,招生42人。
1991-1995年,铜仁地区林业教育培训中心,与黔东南自治州森工技校联合办学,开设铜仁技工班,招生3届,共计148人,其中80%以上为林业系统内部职工子女,毕业后均安排在区内林业场站工作。
1992-1997年,铜仁地区林业培训中心与贵州省林业学校在铜仁地区开始单独招生,共招收学生267名,其中林业系统内部职工子女169人。
1998年,国家首次开考林业生态环境管理专业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经贵州省林业厅和贵州省生态环境管理专业自学考试中心审定,铜仁地区林业教育培训中心被确定为林业生态环境管理专业自学考试首批助学单位。
2004年11月,并入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苗圃场筹建于1956年,建成于1958年,隶属于铜仁县。
1964年,铜仁县综合林场移交铜仁专署林业局管辖,并改名为铜仁专署林业局锦江林场。
1967年,又改名为铜仁专署林业局东风林场。
1979年,改建为铜仁地区苗圃场,共有职工46人(含合同工6人),经营面积8000余亩。
2004年11月,并入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002年3月,贵州省政府批准贵州省铜仁民族师范学校并入,组建贵州省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初等教育分校。
2002年5月,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贵州师范大学与铜仁地区行署合作,在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设立贵州师范大学铜仁学院。
2004年11月,为了筹建本科,铜仁行署将铜仁地区林业教育培训中心和铜仁地区苗圃场整合并入,学校形成了校本部、新校区(原东风林场所在地)、北校区(原贵州省铜仁民族师范学校所在地)三地办学的格局,校园面积增加到3490亩。
2006年2月14日,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贵州省铜仁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升格为铜仁学院。
2010年,学校获得高等学校学士学位授予权单位资格。
2013年,通过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2015年,学校整体搬迁至川硐教育园区,实现了“一校一址”办学目标。

铜仁学院学籍档案 回目录

学籍档案内有登记表,成绩单,体检表,通知书,自我鉴定,学年评定表等 。

档案分类:统招档案,成人教育档案,自学考试档案,另外还有单独的报道证书如下图!

铜仁学院报到证样本 回目录

报到证样本

办报到证准备如下资料: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入学毕业日期,学校名称,专业名称,学历层次,报到地址,报到单位,报到期限

铜仁学院专业设置 回目录

序号 学院设置 专业设置 招生层次
1
马克思主义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
本科
法律文秘 专科
2
教育学院
学前教育、小学教育、特殊教育
本科
心理咨询、学前教育、初等教育 专科
3
人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秘书学、网络与新媒体、教育技术学、历史学 本科
文秘 专科
4
艺术学院
美术学、视觉传达设计、音乐学 本科
5
经济管理学院
农村区域发展、旅游管理、地理科学、金融工程、酒店管理、电子商务 本科
6
农林工程与规划学院
生物科学、林学、风景园林、园林、水产养殖学、水利水电工程、土木工程、城乡规划 本科
7
大数据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工程、自动化、物理学、应用物理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本科
8
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
化学(师范)、精细化工、材料物理、材料科学与工程、制药工程及食品科学与工程 本科
9
大健康学院
体育教育、休闲体育、护理学和社会工作 本科
10
国际学院
英语(师范方向、旅游方向)、商务英语 本科
11
继续教育学院
- -
12
乌江学院
农村区域发展 本科
文秘、园林技术、心理咨询 专科
13 国学院 - -
民国9年(1920),铜仁基督教会在铜仁北郊两板桥(今铜仁师专附中所在地)创办私立明德中学。铜仁福音会美籍传教士卫理担任首任校长,基督教徒朱跃先担任校董事会长。
明德中学创办初期,学制3年,设3个班,每班学生10名左右,校长、教员共6人。随着经费和校舍条件的改善,学生、教员也随之增多。开办初期不收学生学费,抗日战争时期学生每学期交费5元,经费缺额由教会补贴。课程设置有国文、英文、圣经、劳作、史地、音乐、体育、算术等。学校图书室有2000余册图书,其中文学、科技书籍200余册,其余都是宗教书籍杂志。学校有部分理化仪器和化学药品,天平和显微镜各1台。
民国27年(1938)后,学校曾一度并入湖南雅礼中学,易名为雅礼中学铜仁分校。
1951年春,学校被铜仁专署接收,并入铜仁中学。
民国29年(1940),贵州省立铜仁师范学校成立,其前身为国立三中师范部。原国立三中师范部设在城南月亮坝文庙内(现铜仁市农业局宿舍和市中级法院所在地)。初期开设7个班,高师4个班(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3年);简师4个班(招收小学程度学生,学制4年),学生共约300余名。由于文庙狭窄,只能将大成殿改作礼堂兼饭厅,殿前平房两排,设教室7个,其余作教员休息室和办公室,殿后公房及少数民房,为住校学生宿舍,女生与多数教师均在外租房居住。
1940年,改为省立铜仁师范学校后,除校长由上级任免外,其它如校舍、师生、班级等均无变动。
1950年,铜仁公署接管铜仁师范学校,改名贵州省立铜仁中学师范部,共培养学生44人。
1952年,迁址两板桥(原私立明德中学校址),开设初师、中师6个班,学生278人。不久,独立建校,改名铜仁师范学校,由副校长翁锡益主持工作。
1953-1957年,师范学校除办中师班外,还先后举办速师班和短期师训班。
1957年,学生达401名。
1958年,增办师范专科班。
“文革”期间,学校曾改名为贵州省铜仁工农兵师范学校,停止招生达6年之久,1972年恢复招生。
1977年恢复招生考试制度后,学校教学秩序逐步得到恢复。
1978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铜仁师范学校更名为铜仁师范专科学校。
1958年春,铜仁师范学校试办1年制师范专科班,学制一年,学生171名。
1959年,专科班学制定为2年,开设文、理3个班。
1961年,国民经济调整,专科班停办,铜仁师范学校仍继续开办。
1977年秋,经教育部批准,在铜仁师范学校内设立贵阳师范学院铜仁大专班,设中文、政教、体育等8个专业。
1978年4月,铜仁师范学校更名为铜仁师范专科学校。学校座落在铜仁市北郊两板桥(原私立明德中学校址)。
1982年,学制由2年改为3年,在校学生846名。学校附设小学、中学各1所。
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铜仁地区教育学院与铜仁师范专科学校合并,校名更改为贵州省铜仁高等师范专科学校。设有中文、英语、政史、数学、物理、生化、体育、艺术、教育、计算机10个系18个师范专业和文秘、教育管理、计算机工程技术、财会电算化、电子技术应用等6个非师范专业。设有马列室、教育科研室、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成人教育部和附属实验中学。
2001年,开始与贵州师范大学联办全日制本科,开办汉语言文学、英语、数学三个师范本科专业。
钢仁地区教育学院原为铜仁专区教师进修学校,1959年创建。当时,校舍是借用铜仁师范学校的一间教室,工作人员只有10人。
1961年夏,全区教育调整,学校停办。
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1963年2月,学校恢复改名为铜仁专区中学教师进修学校,校址迁至瓦窑河新建的师专大楼,当时的主要任务是对全区在职中学师进行短期培训。
“文革”开始后,学校被迫再度停办,26个教职员工被分调至各中学或列入地区教育局编制。
1973年,地区决定恢复教师进修学校,将原校址让给铜仁第三中学,在城外磨刀湾原耕读中学基础上重建。当年秋季,开始师资培训。
从1980年起,学院还附设了铜仁地区中学教师函授站,举办专科函授,设语文、数学两个专科班和物理1个预科班。全区初中教师参加函授学习的达1582人。有专兼职辅导教师88人,分24个点进行辅导。学院已成为全区初中教师的培训中心。
1983年1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建立铜仁地区教育学院,承担本地区中学教师的培训任务。
1992年,经国家教委批准,铜仁地区教育学院并入铜仁师范专科学校,更名为贵州省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1978年上半年,铜仁县创办县级师范学校(当时全地区每个县均创办有县级师范学校),学生由坪茶中学代培,招生1个班。
1978年下半年,学校迁址市内官塘新修的师范学校。
1979年,选址城北桐梓坳喻家园(即现清水南路51号),征地19亩,新建校园。
1980年,开办4个班,学生近200名,教职工13人。
1982年,改属地区教育局领导,更名铜仁师范学校,学制3年。
1987年6月,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铜仁师范学校更名为贵州省铜仁民族师范学校。该校是贵州省八所重点民族师范之一,是中国——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加强师资培训项目学校,贵州省国家义务教育工程师资培训基地。
1999年9月,学校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2002年3月,并入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005年,更名为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初等教育分校,增设计算机应用、艺术、体育专业。
2006年,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初等教育分校并入铜仁学院,成为铜仁学院的北校区。
1984年,经铜仁地区编制委员会批准,铜仁地区林业局林业干部培训班成立,编制10人,隶属铜仁地区林业局。
1988年,张忠禹接任主任。
1992年6月10日,铜仁地区编委下文批复“铜仁地区林业干部培训班更名为铜仁地区林业教育培训中心”,杨光大任主任。培训中心占地面积2000多平方米。
1988年,开办中央农广校铜仁分校林业专业班,招生42人。
1991-1995年,铜仁地区林业教育培训中心,与黔东南自治州森工技校联合办学,开设铜仁技工班,招生3届,共计148人,其中80%以上为林业系统内部职工子女,毕业后均安排在区内林业场站工作。
1992-1997年,铜仁地区林业培训中心与贵州省林业学校在铜仁地区开始单独招生,共招收学生267名,其中林业系统内部职工子女169人。
1998年,国家首次开考林业生态环境管理专业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经贵州省林业厅和贵州省生态环境管理专业自学考试中心审定,铜仁地区林业教育培训中心被确定为林业生态环境管理专业自学考试首批助学单位。
2004年11月,并入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苗圃场筹建于1956年,建成于1958年,隶属于铜仁县。
1964年,铜仁县综合林场移交铜仁专署林业局管辖,并改名为铜仁专署林业局锦江林场。
1967年,又改名为铜仁专署林业局东风林场。
1979年,改建为铜仁地区苗圃场,共有职工46人(含合同工6人),经营面积8000余亩。
2004年11月,并入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002年3月,贵州省政府批准贵州省铜仁民族师范学校并入,组建贵州省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初等教育分校。
2002年5月,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贵州师范大学与铜仁地区行署合作,在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设立贵州师范大学铜仁学院。
2004年11月,为了筹建本科,铜仁行署将铜仁地区林业教育培训中心和铜仁地区苗圃场整合并入,学校形成了校本部、新校区(原东风林场所在地)、北校区(原贵州省铜仁民族师范学校所在地)三地办学的格局,校园面积增加到3490亩。
2006年2月14日,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贵州省铜仁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升格为铜仁学院。
2010年,学校获得高等学校学士学位授予权单位资格。
2013年,通过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2015年,学校整体搬迁至川硐教育园区,实现了“一校一址”办学目标。

学籍档案内有登记表,成绩单,体检表,通知书,自我鉴定,学年评定表等 。

档案分类:统招档案,成人教育档案,自学考试档案,另外还有单独的报道证书如下图!

报到证样本

办报到证准备如下资料: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入学毕业日期,学校名称,专业名称,学历层次,报到地址,报到单位,报到期限

序号 学院设置 专业设置 招生层次
1
马克思主义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
本科
法律文秘 专科
2
教育学院
学前教育、小学教育、特殊教育
本科
心理咨询、学前教育、初等教育 专科
3
人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秘书学、网络与新媒体、教育技术学、历史学 本科
文秘 专科
4
艺术学院
美术学、视觉传达设计、音乐学 本科
5
经济管理学院
农村区域发展、旅游管理、地理科学、金融工程、酒店管理、电子商务 本科
6
农林工程与规划学院
生物科学、林学、风景园林、园林、水产养殖学、水利水电工程、土木工程、城乡规划 本科
7
大数据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工程、自动化、物理学、应用物理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本科
8
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
化学(师范)、精细化工、材料物理、材料科学与工程、制药工程及食品科学与工程 本科
9
大健康学院
体育教育、休闲体育、护理学和社会工作 本科
10
国际学院
英语(师范方向、旅游方向)、商务英语 本科
11
继续教育学院
- -
12
乌江学院
农村区域发展 本科
文秘、园林技术、心理咨询 专科
13 国学院 - -

你可能还喜欢下面这些文章

毕业证样本网创作《铜仁学院毕业证样本报到证学籍档案》发布不易,请尊重! 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zyyhgd.com/306415.html

(0)
上一篇 2022年6月26日
下一篇 2022年6月26日

相关推荐

  • 铁路机车毕业证(怎样可以当火车司机)

    铁路机车毕业证书,铁路大学毕业证书 铁路火车司机的驾驶证实行全国统一管理,准驾驶车型按机车类别和运输任务分为A、B、C三类是允许驾驶内燃、电力机车和动车组的A类;B允许驾驶内燃机车…

    2022年12月29日
    80
  • 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斯新医学院毕业证书领取时间,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斯新医学院通知书

    惠州日报记者从市三支一扶办获悉,惠州实施三支一扶计划15年来,共有1514名大学毕业生到我市各县区开展服务,其中今年招收三支一扶大学生274人。
    据统计,服务期满后,18名三支一扶大学生进入党政机关,120人进入事业单位,99人继续在原单位工作,其余选择其他就业方式,总就业率达到100%。

    2022年8月25日
    130
  • 衢州第二中学毕业证样本

    衢州二中毕业证样本,高中成绩单,

    学校创建于1953年,是全省首批18所重点中学之一,省级重点中学,省级特色示范高中(全省首批,衢州唯一),清华大学新百年领军计划”学校,北大附中校长推荐学校。
    学校致力于建设儒家校园,推进国际理解教育,践行绿色低碳生活等特色校园文化,依托市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和省中小学心理咨询站,以滋养学生高雅气质、开阔视野、环保理念、创新精神和健康心态,全方位提升学生素养。

    2022年9月26日
    120
  • 公证多少钱,云南艺术学院毕业证怎么写?

    云南艺术学院毕业证怎么写?
    我只知道有一所学校可以关注和关注艺术学生,特殊的不太清楚,也许学费应该更贵,你也可以选择云南广播学院等技术中学,你可以参加未来三个学生的高考!
    2011云南艺术学院非统考成绩的累计排名是什么意思?
    云南艺术学院2011年非统考成绩累计排名有什么区别?

    2022年9月23日
    140
  • 遵义县第三中学毕业证样本图

    学校占地面积36668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9510平方米(其中办公楼以幢,学 生宿舍2幢,学生食堂二间,教学楼二幢,图书阅览室一间,理化生实验室按4 :4:3配置,多媒体会议厅二间,室内体育室一间,音乐室一间),基本满足 现有教学班的教育教学和近2000多名学生的食宿需要。

    2022年11月24日
    80
客服微信
客服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