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师范大学毕业证样本|学籍档案

上海师范大学是上海市重点建设大学、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学科)建设试点单位,入选国家“111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实施院校、“国培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上海市外国留学生预科基地、上海市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沪港大学联盟成员,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理事单位,是一所以文科见长并具教师教育特色的文、理、工、艺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

学校创建于1954年,时名上海师范专科学校,1956年扩建为本科院校上海第一师范学院和上海第二师范学院,1958年两校合并成立上海师范学院。1972年五校合并成立上海师范大学。1978年恢复上海师范学院。1981年成为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84年改名为上海师范大学。1986年获批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1994年与上海技术师范学院合并成立新的上海师范大学。1997年至2003年,上海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南林师范学校黄陵卫生保健师范部、上海市行知艺术师范学校、上海师资培训中心、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等先后并入或划归学校管理。

上海师范大学毕业证样本|学籍档案

截至201912月,学校有徐汇和奉贤两个校区,占地153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65万多平方米,图书馆藏书317.94万册;有全日制本科学生20000多人,研究生8000多人,留学生2700多人。

本中心存有1985年-1995年,1996年,1997年,1998年,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毕业证样本,历年校长签名档案资料,原版做出来跟学校当年发的一样,看不出真假!

中文名
上海师范大学
外文名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简称
上海师大(SHNU)
创办时间
1954年7月5日
办学性质
公立大学
学校类别
师范(综合)
学校特色
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部市共同支持高校
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实施院校
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
上海市重点建设大学展开

主管部门
上海市
现任领导
校长:朱自强、党委书记:林在勇
本科专业
88个
硕士点
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3个
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6个
博士点
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个
博士后
科研流动站9个
国家重点学科
二级学科1个
院系设置
研究生院和19个学院
校训
厚德 博学 求是 笃行
校歌
《上海师范大学校歌》
校庆日
10月16日
地址
徐汇校区:上海市徐汇区桂林路100号
奉贤校区:上海市奉贤区海思路100号
院校代码
10270
目录
  • • 上海师范大学历任院长
  • • 上海师范大学毕业证样本
  • • 上海师范大学发展历史
  • • 上海师范大学学位证样本
  • • 上海师范大学学籍档案
  • • 上海师范大学报到证样本
  • • 上海师范大学专业设置

[显示部分][显示全部]

上海师范大学历任院长 回目录


现任校(院)长:

职务
姓名
党委书记
林在勇
党委副书记
杨卫武、秦莉萍、葛卫华
党委常委

滕建勇、杨卫武、秦莉萍、葛卫华、康年、高建华、柯勤飞、刘晓敏、张峥嵘、曹光明

校长
朱自强
副校长

葛卫华、康年、高建华、柯勤飞、刘晓敏、张峥嵘

  (未及时更新,以当年实际为准!)

上海师范大学毕业证样本 回目录

上海师范大学毕业证样本
上海师范大学毕业证编号规则

98年前编号编写没有规则前二位是年份,后几位是序号 ,2000-2002年为17位,2002年开始有些为17位,有些是18位,2003年以后为18位;前5位为学校代码。第6位为办学类型代码 , 办学类型代码:普通高等教育1,成人高等教育5,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和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6。第7至10位为毕业年份。第11至12位为培养层次代码 , 培养层次代码:博士研究生01,硕士研究生02,第二学士学位04,本科05,专科(含高职)06。第13位至17或18位为学校对毕(结)业证书编排的序号,2002年开始有的学校18位编号。

上海师范大学发展历史 回目录

学校诞生
1952年春,全国高校生源严重不足,中共中央决定从军队、政府、党派、人民团体等系统中,抽调青年知识分子干部进入高等学校,满足高校招生需求,从而适应即将开始的国家大规模建设的需要。华东区由舒同负责,在上海成立“华东区抽调机关部队干部进入高等学校补习班”,对抽调的机关干部进行高中阶段的文化补习,为进入高校学习做准备,校址设在沪江大学。
1952年高考之后,根据上级指示,利用补习班所有师资创办了华东速成实验学校,校址在虹口区西体育会路441号,校长为郝晋卿。华东速成实验学校设工农实验部和师资训练部,由原交大、华东师大、上海三所工农速成中学合并而成。师资训练部为后来培养中等师资提供了不少经验。华东速成实验学校的师资虽然不足,但也不乏名师,如教育家叶懋英、语言学家许威汉、文字学家罗君惕等。
1954年,为适应上海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上海市人民政府责成上海市教育局负责筹建上海师范专科学校。决定由市教育局局长陈琳瑚担任筹备委员会主任。确定首批设置中文、历史、数学、政治教育、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8个专修科。校址选在徐汇区的漕河泾地区,在新校舍建成前暂借原华东速成学校为临时校舍。在市教育局支持下,又利用华东速成学校的人力物力和基本设施,筹建工作较顺利。华东速成实验学校工农实验部划归同济大学,而师资培训部的大部分教职员工则进入师专成为了工作人员和教师。
1954年7月5日,上海师范专科学校宣布成立,位于西体育会路441号。书法家舒同手书校名牌,一所担负着为基础教育事业培养新师资重任的高等师范院校正式诞生。陈琳瑚兼任校长,刘芳任副校长主持工作。
1955年8月9日,新校舍主要建筑群竣工,校舍整体设计为庭院式古建筑风格,所有建筑物均是红砖墙大屋顶,近1万平方米的5层教学大楼坐落在校园中央,是当时漕河泾地区的制高点。
1955年8月18日,学校由西体育会路迁来桂林路新址,即今徐汇校区。
1955年9月,学校实有图书67798册(至1966年初增加到76万册)。迁来新校址后,有了新建的独立的图书馆。
1956年5月8日,中央教育部正式通知上海市教育局:为适应上海市中等学校师资的需要,经国务院批准,1956年暑假后上海成立师范学院一所,并将上海师专改建为师范学院,校名分别定为上海第一师范学院和上海第二师范学院。
1956年上半年,两所师院积极进行了基本建设的规划和筹备。第一师院的校经多处选择,最后确定以闸北区明晏路150号原北郊中学为基础进行扩建。第二师院仍在桂林路上海师专原址,并以师专为基础扩建。
1956年7月14日,上海市副市长刘季平在上海师范专科学校举行的大会上宣布,在上海师专的基础上成立上海第一师范学院和上海第二师范学院。同时撤销上海师专建制。从此上海地方开始培养大学本科师范生。第一师院院长廖世承,副院长陈云涛。第二师院院长陈琳瑚(上海市教育局局长兼任),副院长刘芳、沈德滋。一师院培养中等学校文科师资,二师院培养中等学校理科师资。
曲折发展
1958年7月22日,创办刚满两年的上海第一、第二师范学院,合并成为一所以文理为主的综合性师范学院——上海师范学院。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亲自任命教育家廖世承担任第一任上海师范学院院长。原与第二师院相邻的上海音乐学院旧址,划归上海师范学院,成为上海师院东部。原二师院为上海师院西部。全院总面积占地558.65亩。
1958年暑假,招收新生1574人,在校学生达4160人。翌年暑假,招收新生2448人,在校学生在达5935人。教师人数也随之增加。上海师院迅速成为当时规模最大的上海地方高校。
1958年11月,由物理系航模队制成的上海市第一架载人滑翔机“上师1号”试飞成功。
1959年3月,《上海师范学院学报》创刊号出版。
1960年2月,举行中国共产党上海师范学院第一届全体党员大会。
1961年9月,上海工农师范大学和松江师范专科学校撤销建制,两校在校学生转入上海师范学院。
1965年起,开始接受外国留学生,是上海市最早开展留学生汉语教育的学校。
1965年6月,上海半工半读师范学院从华东师范大学迁入上海师范学院。
至1965年7月,共培养本、专科毕业生12643名,他们中的大多数分配在上海市各中等学校,为上海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1965年10月,中国科学院首任院长、文史学家郭沫若为学校题写了校名。
至1966年“文革”前,12年来,不少学科相继脱颖而出,不少教师学术研究令人注目,如外国文学翻译家朱雯、中国古典文学专家马茂元、现代汉语专家张斌、中国古代史专家程应镠、中国近代史专家魏建猷、光学专家沈德滋等。这些专家在学术界有较高声望和影响,他们的研究成果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还举行过全国性的学术讨论会,并带出了一批后起之秀。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后,学校停止招生。
1970年9月,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
1971年底,上海市委作出将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学院、上海教育学院、上海体育学院和上海半工半读师范学院合并成立“上海师范大学”的决定。1972年5月,上海师范学院等五校正式合并成立上海师范大学。校部及理科设在原华东师大,文科设在原上海师范学院。原华东师大校址为上海师大本部,原上海师范学院校址为上海师大分部;学校大丰“五七”干校南迁奉贤。更名后的上海师范大学设历史、中文、政教、外语、教育、革命文艺、军体、数学、化学、物理、生物、地理等12系文理两科。
“文革”期间,学校的科研工作遭到严重摧残,但很多教师出于对事业的高度责任心,克服困难并进行了各种形式的抗争。在5校合并期间,学校中文系根据国务院布置,在校建立了二十四史标点组,并承担“宋史”的标校任务。物理系、化学系的一些教师,在科研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与进展,如“催化电子理论在光合作用中的应用”,“DJS112型电子计算机”、“场致发光屏”、“镉离子选择电极的研制和应用”以及与其它单位合作的“氯碱工业高氧超阳极涂层”等。其中“场致发光屏”在1978年3月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上获得了全国科学大会重大科技成果奖。
改革振兴
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制度,学校于1977年底招收了恢复高考后的第—届新生2055人。
1978年4月1日,国务院正式批准上海师范学院恢复原建制。5月13日,在桂林路原上海师院校址举行“上海师范学院”挂牌仪式,字体为建校10周年时郭沫若手写体。
1978年复校初,藏书为101万册(到了1984年,已发展到128万册)。
1978年起开始招收研究生,首批5个招生专业为计算数学、现代汉语、古代史、理论物理和篮球,由此掀开了学校研究生教育的新篇章。学校于1978年成立了科学研究处,并于1979年恢复了“文革”前曾设立过的院学术委员会,以加强对科学研究工作的领导与管理。
1978年,创建上海师范学院分院(1985年定名为上海技术师范学院)。
1979年,学校被上海市人民政府指定为第一批对外开放的高校之一。
1980年,与共青团上海市委团校合作,创立了全国第一个从应届高中毕业生中直接招生的全日制团队干部大专班,后在此基础上合作招收思想政治教育(团队工作)本科专业。
1981年11月,学校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教育心理学、中国古代文学、现代汉语、汉语文字学、世界文学、中国古代史、基础数学、计算数学等8个学科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点。
1983年,学校在举办函授教育(始于1958年)的基础上成立夜大学,即今上海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1983年,学校建立全国高等师范院校中第一个教育管理系。
1984年,获批上海市教委第一批重点学科。
至1984年,上海师院设有中文、历史、外语、艺术、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体育、政治教育、教育管理、地理等12个系,汉语言文学、历史学、政治教育、英语、教育管理、音乐、美术、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理学、体育、中国古典文献学等14个本科专业,英语语言文学、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教育学原理、学科教学论、文艺学、中国当代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应用数学、理论物理、无线电电子学、物理化学、政治学理论、水生生物学等25个硕士学科专业。设有教育学心理学、马列主义、公共外语、公共体育、大学语文、德育等6个公共教研室,古籍整理研究所、教育科学研究所,宋史、中国近代史、外国文学、环境保护、菌蕈、电致发光、计算机、电化学、应用数学等9个研究室及光催化研究组。全院师生员工总数达8400余人,成为建国以来上海地方创办的规模最大的一所综合性高等学校。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学校先后调整、增设了若干机构与专业,如1985年新设计算机系、成立文学研究所、增设计算机科学专业等。
1984年4月,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斯普林菲尔德分校签署校际合作协议,此为学校与海外高校合作交流的开端。
1984年10月,举行建校30周年庆祝大会。同时,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上海师范学院正式改名为上海师范大学,是全市地方高校中第一所学院更名大学的学校。
1986年,学校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同年,国家教委决定将上海师范大学等四校作为全国首批实行高校教师职务评聘制的试点单位。
1986年10月19日,陶行知塑像奠基仪式在学校东部湖心岛举行。国务委员、全国陶行知研究会名誉会长张劲夫在时任上海市市长江泽民陪同下出席,并为“行知园”题词。
1988年3月,受市高教局委托,在学校设立上海市高等师范学校师资培训中心。
1988年秋,对87级本科生开设副修系列课程,在全国高校属首创。
1992年9月15日,学校举行中国教育家、前院长廖世承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国务院副总理、廖世承先生的学生姚依林题词:“向为教育事业鞠躬尽瘁的廖世承先生学习。”
1993年11月,学校打破了原有的校、系两级办学体制,建立外国语学院,竖年3月又建立商学院。
1993年10月,女高音歌唱家、全国首位声乐硕士彭丽媛受聘学校兼职教授。
1994年10月,上海师范大学与上海技术师范学院合并成立新的上海师范大学。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为学校题词:“发展师范教育事业,造就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优秀人才。”上海市委副书记陈至立为学校揭牌并讲话。 [原上海技术师范学院院址成为上海师范大学奉贤校区(该校区当时占地面积1183亩,后扩大至1800亩)。
开拓前进
1995年1月,国家教委批准学校设置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点。
1997年9月,上海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南林师范学校黄陵卫生保健师范部并入上海师大。
1999年2月,学校首个博士后流动站———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获批设立。
2000年,上海谢晋-恒通明星学校并入学校,改制为上海师范大学谢晋影视艺术学院(2019年与原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相关学科专业共同组成上海师范大学影视传媒学院) [11] ,由电影艺术家谢晋担任首任院长。
2000年4月,被国务院侨务办公室确立为首批22个国家级华文教育基地之一。
2001年6月,上海市行知艺术师范学校 [12] 并入,上海师资培训中心划归学校管理。
2002年4月,学校与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合作成立“天体物理联合研究中心”。
2003年8月,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划归学校管理,与原上海师范大学城市与旅游学院共同组建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旅院、旅专是同时采用两个名称的合一教育机构)。合并后的旅游学院为全国唯一一所旅游类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是世界旅游组织(WTO)附属成员、联合国亚太经社会亚太旅游协会会员(PATA)、国际展览产业联盟(IEIA)成员、中国旅游名校T10联盟成员和中国旅游院校五星联盟成员。
2003年11月,上海教育国际交流中心划归学校管理。
2004年,学校首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都市文化研究中心获批成立。
2006年3月1日,经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批准,全国高校第一家纪录片创作基地“中国视协纪录片学术委员会上海师范大学创作基地”落户学校。
2007年,学校被教育部正式批准为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院校。
2007年9月,时任上海市委书记习近平来校看望师生,寄语学校,坚持教育优先。
2008年10月,学校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这是上海高校中首个独立的、直属于学校领导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科研的二级机构。11月,资源化学实验室通过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专家论证,成为学校首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同年,第一所中外合作孔子学院在日本广岛福山大学正式挂牌。
2009年10月,上海社会调查研究中心上海师范大学分中心成立,韩正市长授予分中心铭牌。11月,学校与国际儒学联合会合作创办上海师范大学国际儒学院。
2010年,入选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首次获得教育部“国培计划”项目。
2011年10月,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全球风险辨识项目部(/UNDP)与上海师范大学共同发起的GRIP-上海灾害风险评估与管理研究中心在上海师大揭牌成立。同年,学校成为教育部首批“高等学校继续教育示范基地”;入选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
2012年9月,全国首个地方政府奖学金预科学院“上海市外国留学生预科学院”正式落户上海师大。同年,获批设立“教育部国际教育研究培育基地”,学校成为全国首批4所国际教育研究培育基地之一。
2013年1月,入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3月,学校与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合作成立“南极天文台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5月,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同年,学校第一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资源化学”获批开放运行。
2014年5月10日,学校在原研究生处的基础上成立研究生院。7月,学校入选上海市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基地。11月,植物种质资源开发中心入选首批“上海市协同创新中心”。12月,学校入选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名单。
2015年2月,上海师范大学研究生院主导建设的教育硕士实践基地“上海市实验学校实践基地”入选首批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3月,学校与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合作共建的“上海师范大学联合科技创新中心”揭牌。
2016年1月,由学校联合新加坡国立大学、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共同组建的教育部“资源化学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获批。5月,上海教师教育创新发展中心落户学校。6月,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入选首批上海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名单。
2017年8月,被认定为上海市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9月,入选教育部“卓越中学教师培养计划”实施院校。11月,上海首家联合国二类机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中心”落户学校。
2018年3月,入选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4月,学校获得首届“上海市文明校园”称号 ;教育部确定上海师范大学等14所高校为“国培计划”中小学名师领航班培养基地。5月,学校发起的“现代地方大学国际联盟”(UCM)正式启动 。6月,首批入选上海高等学校一流本科建设引领计划。8月,学校入选国家“111计划”。11月,成为沪港大学联盟创始成员;学校与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入选教育部第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首家上海市重点智库(上海全球城市研究院)落户学校。12月,学校加入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成为理事单位。
2019年1月,入选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学科)建设行列。4月,首批入选上海高等学校一流研究生教育引领计划。5月,上海市大学生文创实践基地授牌暨工作启动会议在上海师范大学举行,学校成为首批十家上海市大学生文创实践基地之一;中国银行上海师范大学科技金融实验基地正式运营。11月,学校与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发展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上海师范大学学位证样本 回目录

 此处显示的为新版学位证书样本,查看其它年份的样本请与我们在线客服联系!

上海师范大学学士学位证书样本
上海师范大学学位证书编号规则

A : 1998年-2006年的学位证书采取全国统一编号,证书编号为12位数,前五位为学位授予单位代码;第六位为授予单位的级别,后四位为各校按授予人员排序的顺序号码。

B : 2006年后学位证书编号为16位。1 : 普通博士、硕士、学士学位证书编号调整为16位数:前五位为学位授予单位代码;第六位为授予学位的级别,博士为2,硕士为3,学士为4;第七至第十位为授予学位的年份。 2 : 普通学士学位中的“双学位”和“第二学位”证书,分别在第十一位用一个汉语拼音字母“S”和“E”加以区别,其余与普通学士学位证书编号方式相同。总位数为16位。 3 : 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所获学位证书,在起始位置加“C”,与普通学士学位证书加以区分,其后续编号为16位数 , 成人学士学位证书第十一位为 9,普通学士学位证书第十一位可使用0至8中的任何数字,但不得使用数字9,证书其他位的编制规则相同 。 4 : 自考生所获学位证书,第十一位用汉语拼音字母“Z”标明,其余与成人学士学位相同。总位数为17位。5 : 专业学位证书编号位置印有汉语拼音缩写的“Z”字样,其后续编号改为16位数。

上海师范大学学籍档案 回目录

学籍档案内有登记表,成绩单,体检表,通知书,自我鉴定,学年评定表等 。另外还有单独的报道证书如下图!

需要办理的朋友,请告知客服你需要办理的是哪所学校,哪一年毕业,哪个层次(本科,专科,研究生等)!

办理以上样本需提供如下资料: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入学日期,毕业日期,所学专业,校长名字(没有的本机构按资料库里的档案制作),毕业证书编号(没有的本机构根据学院的编号规则制作一个),相片!公司价格合理,物流快捷,最快2天可拿到,个别偏远地区最慢一个星期可以拿到!

上海师范大学报到证样本 回目录

报到证样本

办报到证准备如下资料: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入学毕业日期,学校名称,专业名称,学历层次,报到地址,报到单位,报到期限

上海师范大学专业设置 回目录

学院名称
专业名称
人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师范)
历史学(师范)
汉语言文学(基地班)
古典文献学
档案学
世界史
影视传媒学院
广告学
广播电视学
编辑出版学
戏剧影视文学
表演
广播电视编导
播音与主持艺术
动画
摄影
马克思主义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
哲学与法政学院
哲学
法学
社会工作
行政管理
劳动与社会保障
法学
人力资源管理
外国语学院
英语(师范)
英语
日语
法语
旅游学院
旅游管理
酒店管理
会展经济与管理
教育学院
学前教育
小学教育
公共事业管理(师范)
教育技术学(师范)
应用心理学
对外汉语学院
汉语言(仅招收留学生)
汉语国际教育
环境与地理科学学院
地理科学(师范)
环境工程
地理信息科学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数理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
物理学(师范)
数学与应用数学
信息与计算科学
统计学
物理学
应用物理学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化学(师范)
应用化学
化学工程与工艺
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科学(师范)
科学教育
生物科学
生物技术
食品安全与检测
园艺(中荷合作)
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
电子信息工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通信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电子信息工程(中美合作)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美合作)
汽车服务工程(中德合作)
建筑工程学院
工程管理
土木工程(道桥工程)
土木工程(中英合作)
商学院
经济学
财务管理
电子商务
资产评估
金融学
金融工程
保险学
投资学
信用管理
经济学(中美合作)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法合作)
广告学(中法合作)
经济学(中法合作)
音乐学院
音乐学(师范)
音乐表演
音乐表演(中俄合作)
录音艺术
舞蹈学
美术学院
美术学(师范)
视觉传达设计
环境设计
产品设计
中国画
雕塑
绘画
体育学院
体育教育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继续教育学院
教育硕士管理中心
研究生院

截至2019年5月,学校拥有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9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学校拥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11个上海市重点学科;7个上海高校一流学科;14个上海市重点学科;16个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11个学科进入上海市高峰高原学科,入选学科数位居上海市属高校第二。

2013年上海市教委组织的高校国际先进方向的调研中,数学、化学、生物学、控制科学与工程的四个学科,涉及到该校有7个方向上处于国际先进地位。在2015年的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学校9个学科入选世界大学一流学科,进入上海高校前8名。截至2019年11月,化学、数学、植物学与动物学、材料科学、工程学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的序列。


现任校(院)长:

上海师范大学毕业证样本
上海师范大学毕业证编号规则

98年前编号编写没有规则前二位是年份,后几位是序号 ,2000-2002年为17位,2002年开始有些为17位,有些是18位,2003年以后为18位;前5位为学校代码。第6位为办学类型代码 , 办学类型代码:普通高等教育1,成人高等教育5,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和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6。第7至10位为毕业年份。第11至12位为培养层次代码 , 培养层次代码:博士研究生01,硕士研究生02,第二学士学位04,本科05,专科(含高职)06。第13位至17或18位为学校对毕(结)业证书编排的序号,2002年开始有的学校18位编号。

上海师范大学发展历史 回目录

学校诞生
1952年春,全国高校生源严重不足,中共中央决定从军队、政府、党派、人民团体等系统中,抽调青年知识分子干部进入高等学校,满足高校招生需求,从而适应即将开始的国家大规模建设的需要。华东区由舒同负责,在上海成立“华东区抽调机关部队干部进入高等学校补习班”,对抽调的机关干部进行高中阶段的文化补习,为进入高校学习做准备,校址设在沪江大学。
1952年高考之后,根据上级指示,利用补习班所有师资创办了华东速成实验学校,校址在虹口区西体育会路441号,校长为郝晋卿。华东速成实验学校设工农实验部和师资训练部,由原交大、华东师大、上海三所工农速成中学合并而成。师资训练部为后来培养中等师资提供了不少经验。华东速成实验学校的师资虽然不足,但也不乏名师,如教育家叶懋英、语言学家许威汉、文字学家罗君惕等。
1954年,为适应上海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上海市人民政府责成上海市教育局负责筹建上海师范专科学校。决定由市教育局局长陈琳瑚担任筹备委员会主任。确定首批设置中文、历史、数学、政治教育、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8个专修科。校址选在徐汇区的漕河泾地区,在新校舍建成前暂借原华东速成学校为临时校舍。在市教育局支持下,又利用华东速成学校的人力物力和基本设施,筹建工作较顺利。华东速成实验学校工农实验部划归同济大学,而师资培训部的大部分教职员工则进入师专成为了工作人员和教师。
1954年7月5日,上海师范专科学校宣布成立,位于西体育会路441号。书法家舒同手书校名牌,一所担负着为基础教育事业培养新师资重任的高等师范院校正式诞生。陈琳瑚兼任校长,刘芳任副校长主持工作。
1955年8月9日,新校舍主要建筑群竣工,校舍整体设计为庭院式古建筑风格,所有建筑物均是红砖墙大屋顶,近1万平方米的5层教学大楼坐落在校园中央,是当时漕河泾地区的制高点。
1955年8月18日,学校由西体育会路迁来桂林路新址,即今徐汇校区。
1955年9月,学校实有图书67798册(至1966年初增加到76万册)。迁来新校址后,有了新建的独立的图书馆。
1956年5月8日,中央教育部正式通知上海市教育局:为适应上海市中等学校师资的需要,经国务院批准,1956年暑假后上海成立师范学院一所,并将上海师专改建为师范学院,校名分别定为上海第一师范学院和上海第二师范学院。
1956年上半年,两所师院积极进行了基本建设的规划和筹备。第一师院的校经多处选择,最后确定以闸北区明晏路150号原北郊中学为基础进行扩建。第二师院仍在桂林路上海师专原址,并以师专为基础扩建。
1956年7月14日,上海市副市长刘季平在上海师范专科学校举行的大会上宣布,在上海师专的基础上成立上海第一师范学院和上海第二师范学院。同时撤销上海师专建制。从此上海地方开始培养大学本科师范生。第一师院院长廖世承,副院长陈云涛。第二师院院长陈琳瑚(上海市教育局局长兼任),副院长刘芳、沈德滋。一师院培养中等学校文科师资,二师院培养中等学校理科师资。
曲折发展
1958年7月22日,创办刚满两年的上海第一、第二师范学院,合并成为一所以文理为主的综合性师范学院——上海师范学院。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亲自任命教育家廖世承担任第一任上海师范学院院长。原与第二师院相邻的上海音乐学院旧址,划归上海师范学院,成为上海师院东部。原二师院为上海师院西部。全院总面积占地558.65亩。
1958年暑假,招收新生1574人,在校学生达4160人。翌年暑假,招收新生2448人,在校学生在达5935人。教师人数也随之增加。上海师院迅速成为当时规模最大的上海地方高校。
1958年11月,由物理系航模队制成的上海市第一架载人滑翔机“上师1号”试飞成功。
1959年3月,《上海师范学院学报》创刊号出版。
1960年2月,举行中国共产党上海师范学院第一届全体党员大会。
1961年9月,上海工农师范大学和松江师范专科学校撤销建制,两校在校学生转入上海师范学院。
1965年起,开始接受外国留学生,是上海市最早开展留学生汉语教育的学校。
1965年6月,上海半工半读师范学院从华东师范大学迁入上海师范学院。
至1965年7月,共培养本、专科毕业生12643名,他们中的大多数分配在上海市各中等学校,为上海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1965年10月,中国科学院首任院长、文史学家郭沫若为学校题写了校名。
至1966年“文革”前,12年来,不少学科相继脱颖而出,不少教师学术研究令人注目,如外国文学翻译家朱雯、中国古典文学专家马茂元、现代汉语专家张斌、中国古代史专家程应镠、中国近代史专家魏建猷、光学专家沈德滋等。这些专家在学术界有较高声望和影响,他们的研究成果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还举行过全国性的学术讨论会,并带出了一批后起之秀。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后,学校停止招生。
1970年9月,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
1971年底,上海市委作出将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学院、上海教育学院、上海体育学院和上海半工半读师范学院合并成立“上海师范大学”的决定。1972年5月,上海师范学院等五校正式合并成立上海师范大学。校部及理科设在原华东师大,文科设在原上海师范学院。原华东师大校址为上海师大本部,原上海师范学院校址为上海师大分部;学校大丰“五七”干校南迁奉贤。更名后的上海师范大学设历史、中文、政教、外语、教育、革命文艺、军体、数学、化学、物理、生物、地理等12系文理两科。
“文革”期间,学校的科研工作遭到严重摧残,但很多教师出于对事业的高度责任心,克服困难并进行了各种形式的抗争。在5校合并期间,学校中文系根据国务院布置,在校建立了二十四史标点组,并承担“宋史”的标校任务。物理系、化学系的一些教师,在科研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与进展,如“催化电子理论在光合作用中的应用”,“DJS112型电子计算机”、“场致发光屏”、“镉离子选择电极的研制和应用”以及与其它单位合作的“氯碱工业高氧超阳极涂层”等。其中“场致发光屏”在1978年3月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上获得了全国科学大会重大科技成果奖。
改革振兴
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制度,学校于1977年底招收了恢复高考后的第—届新生2055人。
1978年4月1日,国务院正式批准上海师范学院恢复原建制。5月13日,在桂林路原上海师院校址举行“上海师范学院”挂牌仪式,字体为建校10周年时郭沫若手写体。
1978年复校初,藏书为101万册(到了1984年,已发展到128万册)。
1978年起开始招收研究生,首批5个招生专业为计算数学、现代汉语、古代史、理论物理和篮球,由此掀开了学校研究生教育的新篇章。学校于1978年成立了科学研究处,并于1979年恢复了“文革”前曾设立过的院学术委员会,以加强对科学研究工作的领导与管理。
1978年,创建上海师范学院分院(1985年定名为上海技术师范学院)。
1979年,学校被上海市人民政府指定为第一批对外开放的高校之一。
1980年,与共青团上海市委团校合作,创立了全国第一个从应届高中毕业生中直接招生的全日制团队干部大专班,后在此基础上合作招收思想政治教育(团队工作)本科专业。
1981年11月,学校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教育心理学、中国古代文学、现代汉语、汉语文字学、世界文学、中国古代史、基础数学、计算数学等8个学科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点。
1983年,学校在举办函授教育(始于1958年)的基础上成立夜大学,即今上海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1983年,学校建立全国高等师范院校中第一个教育管理系。
1984年,获批上海市教委第一批重点学科。
至1984年,上海师院设有中文、历史、外语、艺术、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体育、政治教育、教育管理、地理等12个系,汉语言文学、历史学、政治教育、英语、教育管理、音乐、美术、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理学、体育、中国古典文献学等14个本科专业,英语语言文学、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教育学原理、学科教学论、文艺学、中国当代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应用数学、理论物理、无线电电子学、物理化学、政治学理论、水生生物学等25个硕士学科专业。设有教育学心理学、马列主义、公共外语、公共体育、大学语文、德育等6个公共教研室,古籍整理研究所、教育科学研究所,宋史、中国近代史、外国文学、环境保护、菌蕈、电致发光、计算机、电化学、应用数学等9个研究室及光催化研究组。全院师生员工总数达8400余人,成为建国以来上海地方创办的规模最大的一所综合性高等学校。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学校先后调整、增设了若干机构与专业,如1985年新设计算机系、成立文学研究所、增设计算机科学专业等。
1984年4月,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斯普林菲尔德分校签署校际合作协议,此为学校与海外高校合作交流的开端。
1984年10月,举行建校30周年庆祝大会。同时,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上海师范学院正式改名为上海师范大学,是全市地方高校中第一所学院更名大学的学校。
1986年,学校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同年,国家教委决定将上海师范大学等四校作为全国首批实行高校教师职务评聘制的试点单位。
1986年10月19日,陶行知塑像奠基仪式在学校东部湖心岛举行。国务委员、全国陶行知研究会名誉会长张劲夫在时任上海市市长江泽民陪同下出席,并为“行知园”题词。
1988年3月,受市高教局委托,在学校设立上海市高等师范学校师资培训中心。
1988年秋,对87级本科生开设副修系列课程,在全国高校属首创。
1992年9月15日,学校举行中国教育家、前院长廖世承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国务院副总理、廖世承先生的学生姚依林题词:“向为教育事业鞠躬尽瘁的廖世承先生学习。”
1993年11月,学校打破了原有的校、系两级办学体制,建立外国语学院,竖年3月又建立商学院。
1993年10月,女高音歌唱家、全国首位声乐硕士彭丽媛受聘学校兼职教授。
1994年10月,上海师范大学与上海技术师范学院合并成立新的上海师范大学。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为学校题词:“发展师范教育事业,造就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优秀人才。”上海市委副书记陈至立为学校揭牌并讲话。 [原上海技术师范学院院址成为上海师范大学奉贤校区(该校区当时占地面积1183亩,后扩大至1800亩)。
开拓前进
1995年1月,国家教委批准学校设置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点。
1997年9月,上海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南林师范学校黄陵卫生保健师范部并入上海师大。
1999年2月,学校首个博士后流动站———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获批设立。
2000年,上海谢晋-恒通明星学校并入学校,改制为上海师范大学谢晋影视艺术学院(2019年与原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相关学科专业共同组成上海师范大学影视传媒学院) [11] ,由电影艺术家谢晋担任首任院长。
2000年4月,被国务院侨务办公室确立为首批22个国家级华文教育基地之一。
2001年6月,上海市行知艺术师范学校 [12] 并入,上海师资培训中心划归学校管理。
2002年4月,学校与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合作成立“天体物理联合研究中心”。
2003年8月,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划归学校管理,与原上海师范大学城市与旅游学院共同组建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旅院、旅专是同时采用两个名称的合一教育机构)。合并后的旅游学院为全国唯一一所旅游类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是世界旅游组织(WTO)附属成员、联合国亚太经社会亚太旅游协会会员(PATA)、国际展览产业联盟(IEIA)成员、中国旅游名校T10联盟成员和中国旅游院校五星联盟成员。
2003年11月,上海教育国际交流中心划归学校管理。
2004年,学校首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都市文化研究中心获批成立。
2006年3月1日,经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批准,全国高校第一家纪录片创作基地“中国视协纪录片学术委员会上海师范大学创作基地”落户学校。
2007年,学校被教育部正式批准为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院校。
2007年9月,时任上海市委书记习近平来校看望师生,寄语学校,坚持教育优先。
2008年10月,学校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这是上海高校中首个独立的、直属于学校领导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科研的二级机构。11月,资源化学实验室通过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专家论证,成为学校首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同年,第一所中外合作孔子学院在日本广岛福山大学正式挂牌。
2009年10月,上海社会调查研究中心上海师范大学分中心成立,韩正市长授予分中心铭牌。11月,学校与国际儒学联合会合作创办上海师范大学国际儒学院。
2010年,入选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首次获得教育部“国培计划”项目。
2011年10月,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全球风险辨识项目部(/UNDP)与上海师范大学共同发起的GRIP-上海灾害风险评估与管理研究中心在上海师大揭牌成立。同年,学校成为教育部首批“高等学校继续教育示范基地”;入选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
2012年9月,全国首个地方政府奖学金预科学院“上海市外国留学生预科学院”正式落户上海师大。同年,获批设立“教育部国际教育研究培育基地”,学校成为全国首批4所国际教育研究培育基地之一。
2013年1月,入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3月,学校与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合作成立“南极天文台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5月,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同年,学校第一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资源化学”获批开放运行。
2014年5月10日,学校在原研究生处的基础上成立研究生院。7月,学校入选上海市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基地。11月,植物种质资源开发中心入选首批“上海市协同创新中心”。12月,学校入选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名单。
2015年2月,上海师范大学研究生院主导建设的教育硕士实践基地“上海市实验学校实践基地”入选首批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3月,学校与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合作共建的“上海师范大学联合科技创新中心”揭牌。
2016年1月,由学校联合新加坡国立大学、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共同组建的教育部“资源化学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获批。5月,上海教师教育创新发展中心落户学校。6月,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入选首批上海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名单。
2017年8月,被认定为上海市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9月,入选教育部“卓越中学教师培养计划”实施院校。11月,上海首家联合国二类机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中心”落户学校。
2018年3月,入选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4月,学校获得首届“上海市文明校园”称号 ;教育部确定上海师范大学等14所高校为“国培计划”中小学名师领航班培养基地。5月,学校发起的“现代地方大学国际联盟”(UCM)正式启动 。6月,首批入选上海高等学校一流本科建设引领计划。8月,学校入选国家“111计划”。11月,成为沪港大学联盟创始成员;学校与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入选教育部第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首家上海市重点智库(上海全球城市研究院)落户学校。12月,学校加入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成为理事单位。
2019年1月,入选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学科)建设行列。4月,首批入选上海高等学校一流研究生教育引领计划。5月,上海市大学生文创实践基地授牌暨工作启动会议在上海师范大学举行,学校成为首批十家上海市大学生文创实践基地之一;中国银行上海师范大学科技金融实验基地正式运营。11月,学校与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发展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学校诞生
1952年春,全国高校生源严重不足,中共中央决定从军队、政府、党派、人民团体等系统中,抽调青年知识分子干部进入高等学校,满足高校招生需求,从而适应即将开始的国家大规模建设的需要。华东区由舒同负责,在上海成立“华东区抽调机关部队干部进入高等学校补习班”,对抽调的机关干部进行高中阶段的文化补习,为进入高校学习做准备,校址设在沪江大学。
1952年高考之后,根据上级指示,利用补习班所有师资创办了华东速成实验学校,校址在虹口区西体育会路441号,校长为郝晋卿。华东速成实验学校设工农实验部和师资训练部,由原交大、华东师大、上海三所工农速成中学合并而成。师资训练部为后来培养中等师资提供了不少经验。华东速成实验学校的师资虽然不足,但也不乏名师,如教育家叶懋英、语言学家许威汉、文字学家罗君惕等。
1954年,为适应上海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上海市人民政府责成上海市教育局负责筹建上海师范专科学校。决定由市教育局局长陈琳瑚担任筹备委员会主任。确定首批设置中文、历史、数学、政治教育、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8个专修科。校址选在徐汇区的漕河泾地区,在新校舍建成前暂借原华东速成学校为临时校舍。在市教育局支持下,又利用华东速成学校的人力物力和基本设施,筹建工作较顺利。华东速成实验学校工农实验部划归同济大学,而师资培训部的大部分教职员工则进入师专成为了工作人员和教师。
1954年7月5日,上海师范专科学校宣布成立,位于西体育会路441号。书法家舒同手书校名牌,一所担负着为基础教育事业培养新师资重任的高等师范院校正式诞生。陈琳瑚兼任校长,刘芳任副校长主持工作。
1955年8月9日,新校舍主要建筑群竣工,校舍整体设计为庭院式古建筑风格,所有建筑物均是红砖墙大屋顶,近1万平方米的5层教学大楼坐落在校园中央,是当时漕河泾地区的制高点。
1955年8月18日,学校由西体育会路迁来桂林路新址,即今徐汇校区。
1955年9月,学校实有图书67798册(至1966年初增加到76万册)。迁来新校址后,有了新建的独立的图书馆。
1956年5月8日,中央教育部正式通知上海市教育局:为适应上海市中等学校师资的需要,经国务院批准,1956年暑假后上海成立师范学院一所,并将上海师专改建为师范学院,校名分别定为上海第一师范学院和上海第二师范学院。
1956年上半年,两所师院积极进行了基本建设的规划和筹备。第一师院的校经多处选择,最后确定以闸北区明晏路150号原北郊中学为基础进行扩建。第二师院仍在桂林路上海师专原址,并以师专为基础扩建。
1956年7月14日,上海市副市长刘季平在上海师范专科学校举行的大会上宣布,在上海师专的基础上成立上海第一师范学院和上海第二师范学院。同时撤销上海师专建制。从此上海地方开始培养大学本科师范生。第一师院院长廖世承,副院长陈云涛。第二师院院长陈琳瑚(上海市教育局局长兼任),副院长刘芳、沈德滋。一师院培养中等学校文科师资,二师院培养中等学校理科师资。
曲折发展
1958年7月22日,创办刚满两年的上海第一、第二师范学院,合并成为一所以文理为主的综合性师范学院——上海师范学院。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亲自任命教育家廖世承担任第一任上海师范学院院长。原与第二师院相邻的上海音乐学院旧址,划归上海师范学院,成为上海师院东部。原二师院为上海师院西部。全院总面积占地558.65亩。
1958年暑假,招收新生1574人,在校学生达4160人。翌年暑假,招收新生2448人,在校学生在达5935人。教师人数也随之增加。上海师院迅速成为当时规模最大的上海地方高校。
1958年11月,由物理系航模队制成的上海市第一架载人滑翔机“上师1号”试飞成功。
1959年3月,《上海师范学院学报》创刊号出版。
1960年2月,举行中国共产党上海师范学院第一届全体党员大会。
1961年9月,上海工农师范大学和松江师范专科学校撤销建制,两校在校学生转入上海师范学院。
1965年起,开始接受外国留学生,是上海市最早开展留学生汉语教育的学校。
1965年6月,上海半工半读师范学院从华东师范大学迁入上海师范学院。
至1965年7月,共培养本、专科毕业生12643名,他们中的大多数分配在上海市各中等学校,为上海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1965年10月,中国科学院首任院长、文史学家郭沫若为学校题写了校名。
至1966年“文革”前,12年来,不少学科相继脱颖而出,不少教师学术研究令人注目,如外国文学翻译家朱雯、中国古典文学专家马茂元、现代汉语专家张斌、中国古代史专家程应镠、中国近代史专家魏建猷、光学专家沈德滋等。这些专家在学术界有较高声望和影响,他们的研究成果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还举行过全国性的学术讨论会,并带出了一批后起之秀。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后,学校停止招生。
1970年9月,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
1971年底,上海市委作出将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学院、上海教育学院、上海体育学院和上海半工半读师范学院合并成立“上海师范大学”的决定。1972年5月,上海师范学院等五校正式合并成立上海师范大学。校部及理科设在原华东师大,文科设在原上海师范学院。原华东师大校址为上海师大本部,原上海师范学院校址为上海师大分部;学校大丰“五七”干校南迁奉贤。更名后的上海师范大学设历史、中文、政教、外语、教育、革命文艺、军体、数学、化学、物理、生物、地理等12系文理两科。
“文革”期间,学校的科研工作遭到严重摧残,但很多教师出于对事业的高度责任心,克服困难并进行了各种形式的抗争。在5校合并期间,学校中文系根据国务院布置,在校建立了二十四史标点组,并承担“宋史”的标校任务。物理系、化学系的一些教师,在科研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与进展,如“催化电子理论在光合作用中的应用”,“DJS112型电子计算机”、“场致发光屏”、“镉离子选择电极的研制和应用”以及与其它单位合作的“氯碱工业高氧超阳极涂层”等。其中“场致发光屏”在1978年3月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上获得了全国科学大会重大科技成果奖。
改革振兴
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制度,学校于1977年底招收了恢复高考后的第—届新生2055人。
1978年4月1日,国务院正式批准上海师范学院恢复原建制。5月13日,在桂林路原上海师院校址举行“上海师范学院”挂牌仪式,字体为建校10周年时郭沫若手写体。
1978年复校初,藏书为101万册(到了1984年,已发展到128万册)。
1978年起开始招收研究生,首批5个招生专业为计算数学、现代汉语、古代史、理论物理和篮球,由此掀开了学校研究生教育的新篇章。学校于1978年成立了科学研究处,并于1979年恢复了“文革”前曾设立过的院学术委员会,以加强对科学研究工作的领导与管理。
1978年,创建上海师范学院分院(1985年定名为上海技术师范学院)。
1979年,学校被上海市人民政府指定为第一批对外开放的高校之一。
1980年,与共青团上海市委团校合作,创立了全国第一个从应届高中毕业生中直接招生的全日制团队干部大专班,后在此基础上合作招收思想政治教育(团队工作)本科专业。
1981年11月,学校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教育心理学、中国古代文学、现代汉语、汉语文字学、世界文学、中国古代史、基础数学、计算数学等8个学科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点。
1983年,学校在举办函授教育(始于1958年)的基础上成立夜大学,即今上海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1983年,学校建立全国高等师范院校中第一个教育管理系。
1984年,获批上海市教委第一批重点学科。
至1984年,上海师院设有中文、历史、外语、艺术、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体育、政治教育、教育管理、地理等12个系,汉语言文学、历史学、政治教育、英语、教育管理、音乐、美术、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理学、体育、中国古典文献学等14个本科专业,英语语言文学、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教育学原理、学科教学论、文艺学、中国当代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应用数学、理论物理、无线电电子学、物理化学、政治学理论、水生生物学等25个硕士学科专业。设有教育学心理学、马列主义、公共外语、公共体育、大学语文、德育等6个公共教研室,古籍整理研究所、教育科学研究所,宋史、中国近代史、外国文学、环境保护、菌蕈、电致发光、计算机、电化学、应用数学等9个研究室及光催化研究组。全院师生员工总数达8400余人,成为建国以来上海地方创办的规模最大的一所综合性高等学校。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学校先后调整、增设了若干机构与专业,如1985年新设计算机系、成立文学研究所、增设计算机科学专业等。
1984年4月,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斯普林菲尔德分校签署校际合作协议,此为学校与海外高校合作交流的开端。
1984年10月,举行建校30周年庆祝大会。同时,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上海师范学院正式改名为上海师范大学,是全市地方高校中第一所学院更名大学的学校。
1986年,学校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同年,国家教委决定将上海师范大学等四校作为全国首批实行高校教师职务评聘制的试点单位。
1986年10月19日,陶行知塑像奠基仪式在学校东部湖心岛举行。国务委员、全国陶行知研究会名誉会长张劲夫在时任上海市市长江泽民陪同下出席,并为“行知园”题词。
1988年3月,受市高教局委托,在学校设立上海市高等师范学校师资培训中心。
1988年秋,对87级本科生开设副修系列课程,在全国高校属首创。
1992年9月15日,学校举行中国教育家、前院长廖世承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国务院副总理、廖世承先生的学生姚依林题词:“向为教育事业鞠躬尽瘁的廖世承先生学习。”
1993年11月,学校打破了原有的校、系两级办学体制,建立外国语学院,竖年3月又建立商学院。
1993年10月,女高音歌唱家、全国首位声乐硕士彭丽媛受聘学校兼职教授。
1994年10月,上海师范大学与上海技术师范学院合并成立新的上海师范大学。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为学校题词:“发展师范教育事业,造就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优秀人才。”上海市委副书记陈至立为学校揭牌并讲话。 [原上海技术师范学院院址成为上海师范大学奉贤校区(该校区当时占地面积1183亩,后扩大至1800亩)。
开拓前进
1995年1月,国家教委批准学校设置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点。
1997年9月,上海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南林师范学校黄陵卫生保健师范部并入上海师大。
1999年2月,学校首个博士后流动站———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获批设立。
2000年,上海谢晋-恒通明星学校并入学校,改制为上海师范大学谢晋影视艺术学院(2019年与原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相关学科专业共同组成上海师范大学影视传媒学院) [11] ,由电影艺术家谢晋担任首任院长。
2000年4月,被国务院侨务办公室确立为首批22个国家级华文教育基地之一。
2001年6月,上海市行知艺术师范学校 [12] 并入,上海师资培训中心划归学校管理。
2002年4月,学校与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合作成立“天体物理联合研究中心”。
2003年8月,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划归学校管理,与原上海师范大学城市与旅游学院共同组建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旅院、旅专是同时采用两个名称的合一教育机构)。合并后的旅游学院为全国唯一一所旅游类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是世界旅游组织(WTO)附属成员、联合国亚太经社会亚太旅游协会会员(PATA)、国际展览产业联盟(IEIA)成员、中国旅游名校T10联盟成员和中国旅游院校五星联盟成员。
2003年11月,上海教育国际交流中心划归学校管理。
2004年,学校首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都市文化研究中心获批成立。
2006年3月1日,经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批准,全国高校第一家纪录片创作基地“中国视协纪录片学术委员会上海师范大学创作基地”落户学校。
2007年,学校被教育部正式批准为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院校。
2007年9月,时任上海市委书记习近平来校看望师生,寄语学校,坚持教育优先。
2008年10月,学校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这是上海高校中首个独立的、直属于学校领导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科研的二级机构。11月,资源化学实验室通过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专家论证,成为学校首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同年,第一所中外合作孔子学院在日本广岛福山大学正式挂牌。
2009年10月,上海社会调查研究中心上海师范大学分中心成立,韩正市长授予分中心铭牌。11月,学校与国际儒学联合会合作创办上海师范大学国际儒学院。
2010年,入选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首次获得教育部“国培计划”项目。
2011年10月,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全球风险辨识项目部(/UNDP)与上海师范大学共同发起的GRIP-上海灾害风险评估与管理研究中心在上海师大揭牌成立。同年,学校成为教育部首批“高等学校继续教育示范基地”;入选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
2012年9月,全国首个地方政府奖学金预科学院“上海市外国留学生预科学院”正式落户上海师大。同年,获批设立“教育部国际教育研究培育基地”,学校成为全国首批4所国际教育研究培育基地之一。
2013年1月,入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3月,学校与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合作成立“南极天文台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5月,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同年,学校第一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资源化学”获批开放运行。
2014年5月10日,学校在原研究生处的基础上成立研究生院。7月,学校入选上海市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基地。11月,植物种质资源开发中心入选首批“上海市协同创新中心”。12月,学校入选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名单。
2015年2月,上海师范大学研究生院主导建设的教育硕士实践基地“上海市实验学校实践基地”入选首批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3月,学校与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合作共建的“上海师范大学联合科技创新中心”揭牌。
2016年1月,由学校联合新加坡国立大学、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共同组建的教育部“资源化学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获批。5月,上海教师教育创新发展中心落户学校。6月,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入选首批上海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名单。
2017年8月,被认定为上海市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9月,入选教育部“卓越中学教师培养计划”实施院校。11月,上海首家联合国二类机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中心”落户学校。
2018年3月,入选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4月,学校获得首届“上海市文明校园”称号 ;教育部确定上海师范大学等14所高校为“国培计划”中小学名师领航班培养基地。5月,学校发起的“现代地方大学国际联盟”(UCM)正式启动 。6月,首批入选上海高等学校一流本科建设引领计划。8月,学校入选国家“111计划”。11月,成为沪港大学联盟创始成员;学校与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入选教育部第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首家上海市重点智库(上海全球城市研究院)落户学校。12月,学校加入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成为理事单位。
2019年1月,入选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学科)建设行列。4月,首批入选上海高等学校一流研究生教育引领计划。5月,上海市大学生文创实践基地授牌暨工作启动会议在上海师范大学举行,学校成为首批十家上海市大学生文创实践基地之一;中国银行上海师范大学科技金融实验基地正式运营。11月,学校与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发展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此处显示的为新版学位证书样本,查看其它年份的样本请与我们在线客服联系!

上海师范大学学士学位证书样本
上海师范大学学位证书编号规则

A : 1998年-2006年的学位证书采取全国统一编号,证书编号为12位数,前五位为学位授予单位代码;第六位为授予单位的级别,后四位为各校按授予人员排序的顺序号码。

B : 2006年后学位证书编号为16位。1 : 普通博士、硕士、学士学位证书编号调整为16位数:前五位为学位授予单位代码;第六位为授予学位的级别,博士为2,硕士为3,学士为4;第七至第十位为授予学位的年份。 2 : 普通学士学位中的“双学位”和“第二学位”证书,分别在第十一位用一个汉语拼音字母“S”和“E”加以区别,其余与普通学士学位证书编号方式相同。总位数为16位。 3 : 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所获学位证书,在起始位置加“C”,与普通学士学位证书加以区分,其后续编号为16位数 , 成人学士学位证书第十一位为 9,普通学士学位证书第十一位可使用0至8中的任何数字,但不得使用数字9,证书其他位的编制规则相同 。 4 : 自考生所获学位证书,第十一位用汉语拼音字母“Z”标明,其余与成人学士学位相同。总位数为17位。5 : 专业学位证书编号位置印有汉语拼音缩写的“Z”字样,其后续编号改为16位数。

上海师范大学学籍档案 回目录

学籍档案内有登记表,成绩单,体检表,通知书,自我鉴定,学年评定表等 。另外还有单独的报道证书如下图!

需要办理的朋友,请告知客服你需要办理的是哪所学校,哪一年毕业,哪个层次(本科,专科,研究生等)!

办理以上样本需提供如下资料: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入学日期,毕业日期,所学专业,校长名字(没有的本机构按资料库里的档案制作),毕业证书编号(没有的本机构根据学院的编号规则制作一个),相片!公司价格合理,物流快捷,最快2天可拿到,个别偏远地区最慢一个星期可以拿到!

上海师范大学报到证样本 回目录

报到证样本

办报到证准备如下资料: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入学毕业日期,学校名称,专业名称,学历层次,报到地址,报到单位,报到期限

上海师范大学专业设置 回目录

学院名称
专业名称
人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师范)
历史学(师范)
汉语言文学(基地班)
古典文献学
档案学
世界史
影视传媒学院
广告学
广播电视学
编辑出版学
戏剧影视文学
表演
广播电视编导
播音与主持艺术
动画
摄影
马克思主义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
哲学与法政学院
哲学
法学
社会工作
行政管理
劳动与社会保障
法学
人力资源管理
外国语学院
英语(师范)
英语
日语
法语
旅游学院
旅游管理
酒店管理
会展经济与管理
教育学院
学前教育
小学教育
公共事业管理(师范)
教育技术学(师范)
应用心理学
对外汉语学院
汉语言(仅招收留学生)
汉语国际教育
环境与地理科学学院
地理科学(师范)
环境工程
地理信息科学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数理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
物理学(师范)
数学与应用数学
信息与计算科学
统计学
物理学
应用物理学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化学(师范)
应用化学
化学工程与工艺
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科学(师范)
科学教育
生物科学
生物技术
食品安全与检测
园艺(中荷合作)
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
电子信息工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通信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电子信息工程(中美合作)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美合作)
汽车服务工程(中德合作)
建筑工程学院
工程管理
土木工程(道桥工程)
土木工程(中英合作)
商学院
经济学
财务管理
电子商务
资产评估
金融学
金融工程
保险学
投资学
信用管理
经济学(中美合作)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法合作)
广告学(中法合作)
经济学(中法合作)
音乐学院
音乐学(师范)
音乐表演
音乐表演(中俄合作)
录音艺术
舞蹈学
美术学院
美术学(师范)
视觉传达设计
环境设计
产品设计
中国画
雕塑
绘画
体育学院
体育教育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继续教育学院
教育硕士管理中心
研究生院

学籍档案内有登记表,成绩单,体检表,通知书,自我鉴定,学年评定表等 。另外还有单独的报道证书如下图!

需要办理的朋友,请告知客服你需要办理的是哪所学校,哪一年毕业,哪个层次(本科,专科,研究生等)!

办理以上样本需提供如下资料: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入学日期,毕业日期,所学专业,校长名字(没有的本机构按资料库里的档案制作),毕业证书编号(没有的本机构根据学院的编号规则制作一个),相片!公司价格合理,物流快捷,最快2天可拿到,个别偏远地区最慢一个星期可以拿到!

报到证样本

办报到证准备如下资料: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入学毕业日期,学校名称,专业名称,学历层次,报到地址,报到单位,报到期限

学院名称
专业名称
人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师范)
历史学(师范)
汉语言文学(基地班)
古典文献学
档案学
世界史
影视传媒学院
广告学
广播电视学
编辑出版学
戏剧影视文学
表演
广播电视编导
播音与主持艺术
动画
摄影
马克思主义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
哲学与法政学院
哲学
法学
社会工作
行政管理
劳动与社会保障
法学
人力资源管理
外国语学院
英语(师范)
英语
日语
法语
旅游学院
旅游管理
酒店管理
会展经济与管理
教育学院
学前教育
小学教育
公共事业管理(师范)
教育技术学(师范)
应用心理学
对外汉语学院
汉语言(仅招收留学生)
汉语国际教育
环境与地理科学学院
地理科学(师范)
环境工程
地理信息科学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数理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
物理学(师范)
数学与应用数学
信息与计算科学
统计学
物理学
应用物理学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化学(师范)
应用化学
化学工程与工艺
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科学(师范)
科学教育
生物科学
生物技术
食品安全与检测
园艺(中荷合作)
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
电子信息工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通信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电子信息工程(中美合作)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美合作)
汽车服务工程(中德合作)
建筑工程学院
工程管理
土木工程(道桥工程)
土木工程(中英合作)
商学院
经济学
财务管理
电子商务
资产评估
金融学
金融工程
保险学
投资学
信用管理
经济学(中美合作)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法合作)
广告学(中法合作)
经济学(中法合作)
音乐学院
音乐学(师范)
音乐表演
音乐表演(中俄合作)
录音艺术
舞蹈学
美术学院
美术学(师范)
视觉传达设计
环境设计
产品设计
中国画
雕塑
绘画
体育学院
体育教育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继续教育学院
教育硕士管理中心
研究生院

你可能还喜欢下面这些文章

毕业证样本网创作《上海师范大学毕业证样本|学籍档案》发布不易,请尊重! 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zyyhgd.com/356298.html

(0)
上一篇 2022年7月2日
下一篇 2022年7月2日

相关推荐

客服微信
客服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