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职业技术学院

迈入职业教育的黄金时期,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将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全国、全省职业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国家海洋强国、长江经济带建设和江西工业强省、教育强省等重大战略,以江西部省共建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为有利契机,聚焦江西数字经济发展,围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航空、现代服务等产业,以在全省立标杆、作示范”、在全国勇争先、走前列”为工作要求,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密切校企合作,推进三教”改革,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地处人文深厚、风景秀丽的江西省九江市,位于庐山之麓、长江之滨、鄱阳湖之畔。学校创办于1960年,前身为九江船舶工业学校,先后隶属第一、第三、第六机械工业部、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1994年,成为全国首批举办高等职业教育的10所试点学校之一。1999年,学校由原国防科工委划转至江西省人民政府管理,并升格更名为九江职业技术学院,是江西省教育厅直属高职院校。2010年,通过教育部、财政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验收,成为江西省唯一一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2014年,成为江西省首批联合培养应用技术型本科人才试点院校。2018年,被省教育厅、财政厅遴选为江西省“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和优势特色专业”建设单位。2019年,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被教育部、财政部遴选为“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成为江西省唯一一所“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继承船舶军工优良传统,秉承“德行大道、技承天工”校训,树立“质量立校、特色兴校”办学理念,以内涵建设为重点,以重大项目为突破,善于抢抓机遇,勇于攻坚克难,全面建成“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江西省高水平高职学校”,强力推进“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走出了一条服务船舶工业和江西经济社会的特色发展之路。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

重大建设项目成果丰硕。“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圆满收官,一批重要成果顺利通过教育部验收认定,成为全省获批项目最多的高职院校。国家“双高”院校建设强力推进,已获国家级标志性成果200余项、省级标志性成果700余项。获批“教育部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优秀单位”“教育部第三批国防教育特色学校”“教育部首批职业院校校长培训培育基地”,入选“全国高职院校教学资源50强”“全国职业院校教学管理50强”“全国职业院校实习管理50强”“全国高职院校育人成效50强”。

专业教学改革卓有成效。对接船舶行业和江西产业转型升级,健全了专业动态调整和组群建设机制,整合形成10大专业群,专业设置更趋优化。推进国、省、校三级重点专业(群)建设,入选国家高水平专业群2个,立项省级特色优势专业5个,教育部认定国家骨干专业7个,3个专业获批开展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试点。“三教”改革成果丰硕,主持建设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参与建设4个,建成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6个,入选国家级“十三五”规划教材5本、工信部“十三五”规划教材5本、省级精品在线课程61门。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一二等奖16项,教师教学能力竞赛获奖国家级5项、省级35项。开展33个1+X证书试点,牵头省级证书联盟20项,参编证书标准14项。

人才培养质量大幅提升。招考制度改革不断深入,生源质量稳步提升。校企双元育人持续深化,联合华中数控等知名企业成立3个产业学院,共建订单班234个,高质量完成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3项、省级试点7项。国防教育、劳动教育、健康教育、美育教育和综合素质拓展实践扎实有效,“天工坊”等项目荣获国家级奖项2项,先后涌现“全国自强之星”“全国践行工匠精神先进个人”“全国优秀共青团员”“江西大学生年度人物”“江西最美大学生”等一大批先进典型。学生在国际、国家级、省级大赛获奖1108项,其中国际、国家级一类赛特等奖一等奖36项。毕业生职业证书获取率81%以上,就业率连续多年稳居95%以上。荣获“全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江西省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江西省征兵工作先进单位”“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基地”等荣誉。

教师队伍建设提档升级。研究制定《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实施细则》等制度22项,推进“人才强校”战略落地见效。建立新入职教师师德宣誓、全体教师师德承诺制度,与白鹿洞书院等单位共建师德教育基地3个,选树校级师德标兵27人,实现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坚持引育结合、校企共育,引进高层次人才237人,选送攻读博士学位10人,培育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89人,“双师型”教师占比增至54.51%。获批国家级“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2个和“江西省人才工作示范点”,入选首批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新增省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青年井冈学者,省级技能大师、省级教学名师等14人,教师荣获省级以上各类荣誉45人次。教师队伍建设经验入选全国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典型案例。

科技社会服务增值赋能。科研和技术创新水平明显提升,获批教育部“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4个,完成省级以上纵向课题200余项(其中教育部课题5项)、横向课题150余项,累计取得专利208项。“育训并举”职责落地见效,各类社会培训年均1万人次以上,社区教育连续4年荣获全国“终身学习品牌项目”,帮扶修水县溪口镇义坑村脱贫攻坚工作经验入选全国教育扶贫典型案例。政行企校联盟建设成效明显,江西国防科技工业职教集团获批“教育部第一批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培育单位”,入驻园区共建的九江产教融合发展基地获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点赞,牵头建立的全国机械行业智能检测技术职教集团影响广泛,牵头成立的江西省职业院校G10联盟已成示范效应。科研和社会服务收入年均到款额1500万元,荣获“省级船舶工业人才培养基地”“省级航空产业产教融合育人示范基地”“省级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省级大学科技园”等荣誉称号。

国际合作交流取得突破。“平台构筑”多维立体,深化与加拿大、德国等国家的双边合作,加强与东盟、金砖国家多边合作,加入中外联盟机构16个,建成国际中心3个。“引进提升”多措并举,新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2个,引进数字化教育资源1269个,引聘专兼职外籍专家10余人,开展EMI双语教师培训3期。“外延拓展”多元育人,成立泰国“天工学院”、海外员工培训基地7个,培养留学生276人,输出专业标准、课程标准30个,开展国(境)外职业技能培训15870人日,在校学生服务“走出去”企业国(境)外实习4224人日。学生参加国(境)外技能大赛累计获特等奖、一等奖等14项。荣获“教育部中国-东盟高职院校特色合作项目”“泰国教育部中泰职业教育国际合作突出贡献奖”等国际化奖项13项,国际化办学经验多次在世界职业教育大会等大型国际会议(论坛)上交流推广。

办学基础条件全面改善。服务功能更趋完善,育人环境更加优化。建有十里、濂溪两个校区,校园面积近1500亩,建筑面积近50万平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近3亿元,总资产已达15亿元。数字校园建设取得跨越式发展,建成两个校区36芯光纤互联、有线无线全覆盖的一体化网络,出口带宽超过40Gbps。建成中高端智慧教室55间,完成校本大数据中心建设,新增业务系统20余个、微服务100余个,基本覆盖教学、管理和服务全流程。荣获“教育部教育信息化试点优秀单位”“中央电教馆首批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连续多年获得“江西省高校教育信息化先进工作单位”等称号。

内部治理水平提质增效。以修订和实施学校《章程》为引领,完善依法治校、自主管理、民主监督、学术治理、社会参与等现代大学制度90余项,多元参与的学校理事会、院校两级的学术委员会的作用不断凸显,民主管理监督和政务公开持续深化,依法办学治校能力显著增强,荣获全省“七五”普法先进单位。院校两级改革稳步推进,管理重心下移逐步深入,人事分配制度更趋科学,基层部门和教职工干事创业热情不断激发。高质量发布“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基本建成,首批通过全省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试点院校复核,工作经验入选全国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优秀案例。和谐平安校园建设成效显著,连续多年荣获“江西省平安校园”“九江市平安建设(综治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校园文化建设彰显特色。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发挥船舶军工办学特色优势,制定实施《船舶军工校园文化建设三年规划(2018-2020)》,“二团四队”“一院一品”建设形成品牌,运动会、艺术节、科技周、文化节特色鲜明,“教工之家”“大学生之家”和5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深受师生欢迎,建校60周年纪念活动影响深远,船舶军工特色校园文化基本形成。工业文化研究中心获批“教育部首批职业院校工业文化研究中心”,学校荣获“江西省文明单位”“第一届江西省文明校园”“全国高职院校魅力校园”“江西省文明美丽校园示范高校”,全国高校大学生“我心中的思政课”微电影展示特等奖2项等称号。

党建和思政工作全面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扎实推进,政治生态持续向上向好,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运行体系不断健全,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持续加强。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顶层设计,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教师工作部,思政课改革创新持续深化,“课程思政”建设全面铺开,“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深入推进,统战、群团、心理健康教育卓有成效,铸魂育人、立德树人成效更加彰显。连续五年荣获“九江市直机关党建工作优秀单位”荣誉称号。

迈入职业教育的黄金时期,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将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全国、全省职业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国家海洋强国、长江经济带建设和江西工业强省、教育强省等重大战略,以江西“部省共建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为有利契机,聚焦江西数字经济发展,围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航空、现代服务等产业,以在全省“立标杆、作示范”、在全国“勇争先、走前列”为工作要求,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密切校企合作,推进“三教”改革,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奋力建成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致力升格本科层次职业技术学校,实现“登高”“升级”两大目标。到2035年建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职学校,整体实力跨入世界先进职业院校行列!

你可能还喜欢下面这些文章

毕业证样本网创作《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发布不易,请尊重! 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zyyhgd.com/444170.html

(0)
上一篇 2022年8月24日
下一篇 2022年8月24日

相关推荐

  • 东北农业大学文凭验证,东北农业大学文凭图片

    关于东北农业大学毕业证书验证,毕业证书样本网络为您总结几个问题进行分析!
    国家实行中国特色学徒制,引导企业按一定比例设立学徒岗位,鼓励和支持技术技能人才培训能力企业,特别是产业教育一体化企业与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合作,新员工、在职员工和转学员工学徒培训,或与职业学校联合招收学生,结合工程学习

    2022年8月21日
    120
  • 江苏省中专毕业证样本

    序号重点中等专业学校电话地址1南京铁路运输学校2苏州农业学校3苏州卫生学校4南京交通学校5常州轻工业学校6常州工业学校7无锡商业学校8苏州铁路机械学校9无锡无线电工业学校10常州机械学校11南京化工学校12常州无线电工业学校13常州化工学校14南京无线电工业学校15江苏省畜牧兽医学校16句容农业学校17南通农业学校18徐州化工学校19淮阴电子工业学校20连云港财经学校21盐城卫生学校22南通供销学校23宜兴轻工业学校24江苏省城镇建设学校25南京航运学校26盐城农业学校27淮海工业贸易学校28徐州供销学校29徐州农业学校30盐城纺织工业学校31扬州农业学校32扬州化工学校33徐州财经学校34江苏省丝绸学校35江苏省戏曲学校36南京市体育运动学校37无锡交通高等职业学校38徐州医药高等职业学校39南通市中等专业学校40淮阴卫生学校41连云港中医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42淮安体育运动学校43徐州机电工程高等职业学校44扬州市职业教育中心45徐州市职业教育中心46扬中职业教育中心47如皋职业教育中心校48无锡卫生学校49淮安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50句容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51建湖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52东台市职业教育中心校53无锡旅游商贸职业学校54泰兴市职业教育中心校55张家港工贸职业高级中学56江都职业教育中心校57兴化职业教育中心校58睢宁县职业教育中心59丰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60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61镇江市丹徒区职业技术教育中心62南通体臣卫生学校63吴江第二职业中学64昆山第二职业中学65张家港第二职业中学66宿迁职业高级中学67阜宁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68新沂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69连云港工贸学校70高港职业教育中心校71通州市农业综合技术学校72东海职业教育中心校73南京卫生学校74金陵职业教育中心75射阳县职业教育中心校76如皋第一职业高级中学77泗阳职业高级中学78南京市玄武中等专业学校79淮阴商业学校80滨海县职业教育中心校81盐城南洋职业高级中学82泗洪职业高级中学83南京旅游营养职业教育中心84宿豫职业高级中学85南京下关区职业教育中心86南京新港职业学校87江苏省工会职业技术学校

    2022年7月15日
    140
  • 闽江学院毕业证书找谁拿(闽江学院毕业去向)

    为了促进职业教育的进一步改革和发展,《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提出,到本世纪末,50%~70%的初中毕业生应进入中等职业学校或培训中心,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占全国高中生的平均比例约为60%。

    2022年8月24日
    130
  • 华东理工大学 毕业证查询,华东理工大学专升本毕业证

    国务院常务会议于3月24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规定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支持社会力量举办职业学校,促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学业成果融合互认。
    周洪宇说:修订职业教育法是促进劳动者素质提高、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客观要求,是解决职业教育许多实际问题的迫切需要。
    记者注意到,修订草案草案专门设立了职业教育教师与受教育者一章,对职业学校教师的培训和能力要求作出了详细规定。

    2022年8月16日
    110
  •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毕业证样本校长简历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毕业证校长样本简历由毕业证样本网收集发布。
    学校紧紧抓住全面调整全省产业结构和经济布局、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有利时机,站在时代的制高点,实施办学创新工程,实现学校功能和特色的整体再造,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在全省具有国内影响力、地位和鲜明特色的多科性工程技术师范大学。

    2022年10月16日
    100
客服微信
客服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