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理工大学毕业证样本 90后华理夫妻携手奋斗一路向西

在随后的反应过程中,由于搅拌器会刮伤膜,洪雅云还提出可以用生物摇床代替搅拌器的搅拌作用,再次解决了曹的难题,使他能够完成系统的研究工作。
曹告诉青年报记者,他们了解到,化学学院与中西部地区大量公司有长期交流合作,鼓励学生毕业后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工作。

《青年报》年4月24日,以《90后华立夫妇一起奋斗一路向西》为题,整版报道我校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博士生曹与洪雅云这两位学霸携手并进,努力攀登科研高峰,选择到重庆工作支援我国西部建设的故事。全文公布如下。
这又是一个“遇见你,让我们都变得更好的自己”的感人故事。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2014级博士生曹和洪雅云是一对让人羡慕的情侣。在很多同学眼里,他们不仅学习好,而且网上价值观好,思想水平高。学霸夫妇将于今年6月毕业后前往祖国西部就业。
以爱的名义携手同行。
永远不要让爱情成为前进路上的绊脚石,而要把相互鼓励和帮助作为学习的催化剂。
回到七年前,曹和洪雅云是华东理工大学应用化学102班的大三学生。“之前不熟悉,交流也不多。”今年,是他们决定恋爱的一年。他们因为一次大学计算机期末作业的互帮互助而走得很近。
两人承认,在之前的大一大二,他们在班里的成绩只能算中上水平,徘徊在综合类二等奖学金和三等奖学金之间,课程平均成绩80出头。
相识之后,他们暗暗约定,爱情永远不应该成为前进路上的绊脚石,而应该把相互的鼓励和帮助作为学习路上的催化剂。第三学年是化学学院学生学习专业课最艰苦的一年。所以这一年里,教室和图书馆成了他们最常去的地方,几乎每天都是自己学习,直到图书馆关门,教室阿姨收拾房间。
“洪雅云考虑周到,学习效率很高。他会经常帮我解决学习细节上的问题,总结知识;我思维活跃,会经常负责研究一些难题。”曹说,在最后的复习阶段,由于自己也是在巴斯夫暑期实习,每天回到奉贤校区已经是晚上12点了,但他们两个还是会在奉贤校区的一个食堂继续学习复习。凌晨两三点是常有的事,有好几次通宵了。
汗水终将浇灌梦想之花。第三学年,曹和洪雅云的成绩都有了质的飞跃,综合课平均分超过90分,分别位列化工专业第一名和第二名;到大四学年,他们的课程成绩继续位居化学工程专业前两名,分别获得一等奖和综合课程奖学金一等奖。他们还双双获得了华东理工大学优秀毕业生和首届荣誉毕业生的称号。
事实上,他们大一刚入学时,就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经过党组织一年多的考察,中高级党校的培训,“公辩”等过程,他们都在大三上学期成为了光荣的共产党员,积极参加学院组织的各种团学活动。
跨学科交流,探索科研奥秘
科研是一门交流的学科,闭门造车往往是死路一条。不断的帮助和沟通给我们带来了丰硕的成果。
2014年,曹和洪雅云都以优异的成绩保送自己的学生到华东理工大学读研究生,随后重续同学情谊。今年也是他们一起在花梨度过的第九个年头。
科研是攻读博士的头号任务,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完成。因此,虽然实验的三楼和四楼之间的距离只有几米,但曹和洪雅云之间每天的见面时间往往只有吃饭时间的一个小时,而在这一个小时里
“科研是一门传播的学科,关起门来往往是死路一条。材料问题往往是学化学、生物的人能解决的;化学中的难题,在学物理的人眼里,往往不是问题。所以,虽然我们一个是分析化学专业,一个是先进材料专业,但我们之间的跨学科交流,往往能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曹兴奋地说。
原来,曹博士的论文中有一章的研究内容就是来自于他们之间的讨论和交流。他回忆说,当时他正在研究一种新的二维材料,这种材料各方面性能都很优异,但也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在空气中会迅速降解,导致器件性能急剧下降。现在世界上常用物理包装来保护材料,但是物理包装会破坏材料的内在属性。“在我一筹莫展的时候,洪雅云提出,他们有一种常用的生物材料,可以在很多基材上形成成膜修饰,而不破坏修饰材料的固有性质。"
更重要的是,生物材料可以提供自聚合过程中降低耗氧量的反应气氛,使修饰反应在低浓度氧气条件下完成,形成对曹研究的二维材料的直接生物包裹,完美解决了他的难题;在随后的反应过程中,由于搅拌器会刮伤膜,洪雅云还提出可以用生物摇床代替搅拌器的搅拌作用,再次解决了曹的难题,使他能够完成系统的研究工作。
不断的帮助和交流带来了丰硕的成果:截至目前,曹和洪雅云在国际SCI期刊上以第一作者的形式发表了8篇论文,包括顶级化学期刊《德国应用化学》和分析化学权威期刊《分析化学》等。累计影响因子为60。2018年,两人都获得了博士生国家奖学金,还获得了代表华理学子最高荣誉的成思危荣誉校长奖学金特等奖。他们被授予华东理工大学2018年度人物。
从同学到情侣再到同事。
将来,我们将把我们所学的应用到我们的工作中。希望能延续学生阶段的默契配合,互相支持,互相帮助。
在这对恋人忙于科研的同时,他们的爱情早已修成正果,并于一年前结婚。
在2018秋季招聘季如火如荼进行的过程中,他们做出了人生中又一个重要的决定,——,去西部就业。
曹告诉青年报记者,他们了解到,化学学院与中西部地区大量公司有长期交流合作,鼓励学生毕业后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工作。同时,他们还了解到,有大量华理校友投身于国家中西部地区的建设工作。于是,他们最终和重庆的一家医药公司签约,从同学变成了同事,选择一起在祖国西部工作。
曹坦言,也有很多人在想,为什么放弃了上海一大批公司的offer,选择去西部就业,从新药研发做起?
“其中一个原因是,我们曾经有过同感:本科期间学院组织的一次暑期实践,我们去成都红军长征纪念馆了解革命前辈的艰苦奋斗,追忆他们的光辉岁月。我们当代青年,在享受现有美好生活的同时,应该努力思考,应该把自己的奋斗与民族最需要的地方紧密联系起来;本科期间,我们还积极参加学院组织的到奉贤农村支教活动,利用课余时间给很多农民工子女义务补习。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能深切地感受到,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我们的帮助和支持。作为一所化学化工强校,华东理工大学始终走在“用化学创造价值”和承担社会推广工作的前列
大学本科期间的暑假,曹和洪雅云参加了上海科技馆的“小化学家”活动,作为化学老师,教6到10岁的孩子进行有趣的化学实验。在这次活动中,90%的参与者都是华东理工大学的同学和校友。大家都把这些活动当成华立学生的责任感和荣誉感。
正是出于这种责任感和荣誉感,曹和洪雅云近日与学校科研专家张琦一起积极参与了由化学学院党委主办的“化学微课”,旨在利用化学知识,通过视频微课向大众传播化学之美,激发大众对化学知识的浓厚兴趣。
曹说,第二个原因是,这一选择可以实现他完成学业后建设家乡的最初愿望。“汶川地震发生的时候,我正在读高三,中午正在教室里学习。我是土生土长的四川人,能深切感受到震区灾难带来的巨大伤害,这也让我更加坚定完成学业后回去建设家乡的决心。地震后,我记得我把所有的零花钱都拿出来捐给了灾区。我吃了两个月方便面。”
“Xi总书记号召我们,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自己的论文写在祖国的土地上,把科技成果运用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去。将来,我们将把我们所学的应用到我们的工作中。希望能延续学生阶段的默契配合,互相支持,互相帮助。用我们所学,在工作岗位上延续我们华理学子的风采,让华理精神代代相传。”曹和洪雅云也希望,未来在新的城市,他们会享受工作和生活,他们会尽力经营好自己的小家庭。

上一篇:上海交通大学毕业证样本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刘统教授新作《战上海》入选2018年度“中国好书” 下一篇:上海理工大学毕业证样本 学校与南南合作促进会上海办事处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你可能还喜欢下面这些文章

华东理工大学毕业证样本 90后华理夫妻携手奋斗一路向西

毕业证样本网创作《华东理工大学毕业证样本 90后华理夫妻携手奋斗一路向西》发布不易,请尊重! 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zyyhgd.com/504600.html

(0)
上一篇 2022年9月6日 上午5:09
下一篇 2022年9月6日 上午5:11

相关推荐

客服微信
客服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