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证不体现培养模式(适应产业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适应产业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共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强化学生职业胜任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重点,创新“赛创双驱、课证双融”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实施“岗课赛证”融通和“教学做创”一体,更高质量、更高效率地培养适合数字经济建设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产业学院是产业与教育的融合,不仅体现在市场主体与教育主体的合作层面,也体现在产业资源与教育资源的对接层面,以“学科+产业”深度融合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职业人才是产业学院存在的价值核心与特色。[3]因此,产业学院需要充分发挥对口产业的职业人才培养资源及团队优势,打造核心竞争力,依托校企双方及相关行业、教育主管部门多渠道拓展业务,从而打造适合的盈利模式。

毕业证不体现培养模式(适应产业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建立了成熟的人才双向培养机制。邀请企业、行业负责人进校参观、座谈、讲座。在听取了众多专家意见,收集调研材料的基础上,综合分析意见、材料,形成了具有专业特色的人才需求与培养规格调研报告,以质量为核心,在学校“校企互融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模式框架下,四大专业实施了4种各具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持续深化的合作发展中,形成了校企协同共建的应用型文科人才培养模式——“金地模式”。该模式包括校企协同建设实践基地平台、校企协同建设“双师”团队、校企协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协同制定多元教学模式、校企协作共建科研创新平台、校企协同提高学生实践水平等六大模块,贯穿学生培养全过程,解决了文科人才培养中存在的模式单一、与现代技术深度融合能力不足、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较弱、行业可用性较差的瓶颈问题,推进了新时代国土及自然资源管理领域人才培养工作的变革和创新,也加快了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外部化、市场化的步伐。

首届职业本科毕业生的去向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毕业证书与学位证书上的“职业”字样,并不是学生升学、求职的负担。只要职业本科重视人才培养质量,在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上按类型教育的要求,体现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定位与特色,“职业”反而会成为职业本科毕业生竞争的特色。职业本科毕业生,有与普通本科毕业生平等甚至更好的就业与发展前景,也就会推进社会转变对职业教育的认识,拓宽职业教育的发展空间,也会拓宽学生的成才选择。

取得技工学校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证书(含尚未取得毕业证书的在校应届毕业生);或取得经评估论证、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及以上职业学校本专业或相关专业工毕业证书(含尚未取得毕业证书的在校应届毕业生)。

毕业证样本网创作《毕业证不体现培养模式(适应产业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发布不易,请尊重! 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zyyhgd.com/758629.html

(0)
上一篇 2022年12月22日
下一篇 2022年12月22日

相关推荐

客服微信
客服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