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没有文凭,为什么要成为清华教授,被誉为三百年才出一个大师?

陈寅恪说:德国腰花最便宜。

他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和诗人的传奇人物。他被列为清华大学百年历史上的四位哲学家,包括叶企孙、潘光丹和梅贻琦。他是陈寅恪的大师。

他一辈子都没有优秀的文凭,但历史学家傅斯年说:陈先生的知识只有近三百年的一人。

他没有文凭,为什么要成为清华教授,被誉为三百年才出一个大师?

1925年,清华成立国学研究院,旨在整理国故,培养栋梁人才。

学院成立之初,国立大学想聘请四位导师,前三位都有了落地:第一位导师王国伟,曾开创过用甲骨文研究殷商史。第二位导师梁启超,等待着他的工作,戊戌变法的核心人物,第三位导师赵元任,从哈佛回来的汉语言学家。

与这三个人相比,陈寅恪的名声并没有那么响亮,但为了推荐他当导师,梁启超和校长有过一场舌战。

清华国学院四大导师

校长说:陈先生一无所有,二无博士学位,堂堂国学院导师,怎么能连学衔都没有呢?

梁启超说:“没有学衔和着作,就不能当国学院的教授了吗?我梁启超虽然着作等身,加起来不足陈先生三百字有价值。如果不邀请这样的人回来,迟早会被外国大学邀请。

清华刚下了聘书。

1890年7月4日,陈寅恪出生于湖南长沙,祖父陈宝座,官拜湖南巡抚,被曾国藩称为海内奇士。

晚清著名诗人陈三立,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一起,被誉为清末四公子,文学成就曾被誉为鲁迅前现代中国第一人。

陈寅恪9岁那年,家里出了件大事。祖父眼界高远、志在变革,携陈父一同响应戊戌变法。

变法失败后,两人被朝廷革职,永不叙用。从此,父亲陈三立远离政治,对诗歌表示感激:凭栏一片风云,做神州袖手人。

左二是陈寅恪。中间的老人是他的祖父

陈三立是陈寅恪的父亲

可以合理地说,这是想到却成就了陈寅恪。

陈三立不希望儿子应科考,求名,只让他遍读经典,为旧学打下深厚的基础。

陈寅恪只有13岁,被送到日本学习。因此,他接触到了西方文化。后来,他因足病回国,在复旦新学校学习。他很快掌握了德语和法语。

两年后,陈寅恪从复旦公学毕业,登上西方游轮,开始了16年的游学生涯。

陈氏兄妹1896年合影

陈寅恪是年轻的孩子

有学生问唐元(陈寅恪的妻子):外传先生懂30多种字,是真的吗?唐元说:没那么多,只有17种。

从1910年起,陈寅恪先后求学于,柏林大学、苏黎世大学、巴黎大学、哈佛大学等,掌握梵文、希伯来文等十几种语言,学问贯古通今、深不可测。

但是在过去的16年里,他没有获得学位。好像文凭这个词只是一张废纸。

他说:参加博士考试并不难,但在两三年内,如果你被一个话题束缚住了,你就没有时间学习其他知识要你能学习知识,你是否有学位并不重要。

当时有多少学生为了拿到学衔装饰门面,读书投机取巧,避难就容易,拿到的知识还能不打折扣?

陈寅恪根本看不起那种人。哪里有好大学,哪里藏书丰富,他就去哪里拜师、听课、研究。

德国陈寅恪

家境殷实的陈寅恪从不挥霍,每一个地方,不到半载如半载。

当我第一次来到美国时,豪华购物的举动让我的同学们感到惊讶:在学习世界史时,我买回了剑桥大学出版的几十本巨著,如剑桥近代史、剑桥古代史和剑桥中古史。

在柏林读书的时候,生活已经很苦了。每天早上,他买了少量最便宜的面包,整天坐在图书馆不吃饭。

1923年,赵元任和他的妻子来到柏林,看到陈寅恪午餐时总是叫炒腰花。后来,在清华大学,陈寅恪和赵元任住在一起。赵的妻子杨步伟命令厨师做腰花,但陈寅恪不再吃了。杨步伟觉得很奇怪,你在德国不总是叫腰花吗?

陈寅恪说:德国腰花最便宜。

难怪杨步伟后来对人说:当时德国的学生大多玩得很乱,只有孟真和寅恪是宁国府门前的一对狮子。

1925年冬天,陈寅恪抵达清华大学。讲课前,他的讲义非常详细,每节课都比上次更精彩。古今中外,令人震惊,让很多学生根本听不懂他的课。

1927年被研究年被研究院录取,回忆道:陈先生的演讲不够。他经常在课堂上听不懂。他一写出来,就知道哪个是德语,哪个是梵语。”

所有能理解的人都认为这是一种享受。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曾回忆说:

听陈先生的讲座,比如剥香蕉叶,剥得越来越细,剥得越来越深,不武断,不夸张,不歪曲,不断取义,仿佛引导我们走在山阴道上,盘旋曲折,山重水重,柳暗花明,最后豁然开朗,把我们带到阳关大道。

学生们听不懂,但教授们听了很多。朱自清、钢铁和泰国私下去了他的课程。研究所所长吴宓风雨不错,每节课都要来。

1929年,陈寅恪改为中文历史系合聘教授后,在一间小教室里上课。除了清华学生,北京大学的学生还坐公共汽车听。当时两所学校相距甚远,沿途几十英里都是农田。土匪经常出没抢劫,无法阻止学生求知。

因为经常能解疑,清华园把他奉为活辞书,很多同学发现自己的教授也喜欢听他的课,最后尊称陈寅恪为太老师。

冯友兰先生是大学生,比陈寅恪出名得多,在陈寅恪面前也是毕恭毕敬,佩服他深厚的知识。

历史学家郑天挺称他为教授教授,古典文学研究大师斯年更是惊叹:陈先生的知识只有近三百年的一人

陈寅恪曾对学生说:

前人说的,我不说;最近说的,我不说;外国人说的,我不说;我以前说过的,我不说。现在,只说没人说过的。

讲义的细致和创新贯穿于他的一生。他的课总能用新资料证明旧闻,或者在常见的历史书籍中找到新的理解。弟子们受到启发,终身受益。

1933年,一群历史学家在东洋文库吃饭,日本历史学家白鸟库吉也在座。史学家和田清突然拿出一张地契:这是三百年前明末弘光的遗物。

大家依次传阅,叹为稀世珍宝。传到中国学者蓝文征手里,蓝说:这不是什么明物,显然是光绪时的东西。这张纸又厚又粗,显然不是明纸,地契的格式也是晚清的格式。

白鸟听了,佩服不已,问他是否认识陈先生。蓝文征说:那是我的老师。白鸟赶紧起身:久仰久仰。

陈寅恪的治学原则之一是探索和使用原材料。

他遵守乾嘉学者的传统和经验,强调以原材料为支点进行研究。

华北学术界分为两派,一派是本国培养的学者,另一派是有留学经验的学者。

本土派认为,洋派不懂国情,学识再高,也是隔靴挠痒,解决不了中国问题。

留学派觉得当地派太迂腐,视野太窄,不掌握现代工具,所以两派互相看不起。但无论哪个学校,没有人敢看不起陈寅恪,这在学术界是一个传奇。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爆发,北平沦陷。在民族危亡之际,父亲陈三立死于绝食。

不久,日本宪兵队请陈寅恪到司令部做客:先生如果留下来教书,年金丰厚。

陈寅恪知道,如果他拒绝,他肯定会受到迫害,但他不能死:从历史上帮助中国是我的责任。

因此,在他父亲的葬礼结束之前,他悄悄地离开了北京,去了西南联合大学。在孝道期间,民族仇恨和家庭悲伤涌入,导致他的右眼视网膜剥离,必须立即做手术,但一旦做了手术,就必须培养一段时间。经过几次思考,陈寅恪放弃了手术,到达了联合大学,他的右眼再也看不见了。

在联大,陈寅恪经常秉烛达旦,备课写作,从不因恶劣环境而懈怠。

由于在昏暗的灯光下工作了很长一段时间,他的左眼视力突然下降。陈寅恪的阅读一直是古法,书中有圆点、校勘和批评。

北平沦陷时,他把藏书送到长沙,途中被日本炮火他在路上被日本炮火摧毁。后来,他带到联合大学的手稿也被摧毁了。之前所有的研究努力都变成了灰烬。

在几乎没有信息的情况下,陈寅恪依靠记忆在茅草屋里汗流浃背,坐在小板凳上,写了两本巨著《隋唐制度起源略论稿》和《唐代政治史论稿》,为后人的历史研究提供了经典范式。

1939年,牛津大学聘为教授,这是该校历史上第一位中国专职教授。

陈寅恪原本两次感谢他。考虑到英国能治眼病,他答应和家人一起去香港,准备渡海去伦敦。出乎意料的是,欧洲战争突然爆发,航海中断,英国之行成为泡沫。

1940年暑假,陈寅恪再次前往香港。由于时局的原因,前往英国的事情又推迟了一年。年。此时,昆仑关失守,没有希望回到联盟。陈寅恪被在香港,进退维谷。

第二年,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失守。国民政府派飞机到香港抢运学术名人,但陈寅恪却被保镖无情地挡在飞机门外。

原来,财政部长孔祥熙的二小姐把所有的外国狗、沙发甚至厕所都放进了机舱,留下了一群学术名人。

日军入驻香港后,陈氏家族的生活状况堪忧,与内地间的信件、电传、票汇等全部断绝,以至于吃粥不饱,卧床难起。

不久之后,陈璧君派人到陈家威胁利诱,试图说服陈寅恪到日伪区任大学教授。陈寅恪用脚跺地:请不要送

伪港督拿出20万军票让陈寅恪办刊,陈寅恪再次拒绝。

日军知道陈家生活艰苦,派宪兵给陈家多袋面粉。宪兵搬进去,陈寅恪拖出去,宁愿饿死也不愿破眉折腰。

狂儒刘文典一直尊敬他的丈夫。每当昆明警报响起,他都跑得很快,美其名曰:我为庄子跑,我死了,没人说庄子。

若在路上看到陈寅恪,便指挥学生说:我死了没什么,快去保护国粹

得知陈家被困,刘文典在联大疾呼:如果陈先生出事,50年内就不再有此人了。

幸而傅斯年等一批人疾呼奔走,后经中研院院长朱家骅打通各环节,才让陈寅恪一家逃出香港,返回大陆。

随后,陈寅恪赴成都燕京大学任教。在昏暗的灯光下,他一如既往地专注于学术。

1944年,成都一个雾气阴冷的早晨,陈寅恪睁开眼睛,却发现眼前一片漆黑,从此他什么也看不见。

陈寅恪的不屈不挠,不屈不挠使他的晚年注定充满凄凉和痛苦。

1958年,他的教学生涯戛然而止,因为他被指控为封建主义的种族文化论者。铁骨如他,立即愤怒地请辞:坚决不开课,以免耽误青春

回到书桌前,在助手的帮助下,写了《柳如别传》,为烟花女子立传,从而倡导做人治学的气节和风格。

当时他行动不便,目光微茫,都是自己列书单,助手读给他听,听后构思,然后由助手记录口述。

为了描述这本80万字的传记,他平均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1962年,吴宓来看他时,他感慨万千:

刘如是一个靠门卖笑的弱女子。明清时期,她比五尺男更重视家国大义。她想为这个被士大夫鄙视的奇女立传,以表彰我民族的‘独立思想和自由精神’。我写这本书是为了哭泣古人,留给来者。

1969年10月7日上午5时30分,陈寅恪死于心力衰竭。当他去世时,他没有留下只是眼角不停地流泪。11月21日晚,妻子唐元也跟着丈夫走了…

复旦葛兆光先生曾说:

陈家三代是现代中国文化人民命运的缩影。文化家族的传统在这三代人中特别强大;他们也是现代中国文化人民抵制命运的典型例子,表现出文化贵族的传统精神,有自己的真理,不与习俗和世界,没有王子的高尚精神。

从祖父对变化的反应,到父亲不忍受羞辱,绝食而死,再到陈寅恪守志向
不屈,中国文人气节、风骨,在他们身上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

{n}

《离骚》有言:“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为求一生之学术理想、为达澄澈之思想境界,先生盲眼、跛足

你可能还喜欢下面这些文章

毕业证样本网创作《他没有文凭,为什么要成为清华教授,被誉为三百年才出一个大师?》发布不易,请尊重! 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zyyhgd.com/280011.html

(0)
上一篇 2022年6月12日
下一篇 2022年6月12日

相关推荐

客服微信
客服微信
返回顶部